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希腊民族是最早探索人类、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民族,他们不但追根溯源,寻求宇宙万物的源头与规律……而且探究社会的正义与公理,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该学者认为古希腊文化
A.缺乏人文主义B.个人主义泛滥
C.忽视现实幸福D.重视理性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希腊神话中的诸神“被赋予与人类相类似的属性——具有人的体魄,具有人的弱点和需求”。这反映了古希腊
A.崇尚人文精神B.宗教观念淡薄C.追求物质生活D.倡导禁欲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有学者认为:“苏格拉底对神的信仰是真诚的,但是其信仰的具体内容不是基于宗教文献、宗教传统或宗教仪式,而是出于他自己的思索、考察。”可见,苏格拉底
A.不满社会现状B.以神为主要研究对象
C.具有理性精神D.事实上反对信仰宗教
4 . 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最终消除了对王权的制约,还消除了人们对跨国的天主教会的忠诚。它使各个国家都陷入内战和动乱,从而迫使世俗政府来维持秩序和决定信仰的条件。据此推知,宗教改革
A.确立了“宗教宽容”的思想原则B.实现了西欧世俗王权的至高无上
C.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D.削弱了欧洲民众对基督教的信仰
2021-06-10更新 | 240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A.仍是以神为中心B.并不对反基督教,仍信仰宗教
C.文艺复兴仍重视宗教苦修超过现世生活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
2021-04-01更新 | 194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5世纪中期,在意大利北部及中部各城市,能够熟练运用拉丁语进行修辞创作、辩论和通哓古罗马文化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阶层进行公共事务所必备的技能。这一现象反映了
A.罗马教皇的权威被彻底否定B.人文主义思想受到贵族追捧
C.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的扩大D.意大利思想解放的地区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是庄子和苏格拉底的言论。可见,两者思想的共同点是
A.强调知识的重要性B.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C.重视个人道德修养D.提出哲学基本问题
8 .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出现要早近一百年。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
A.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B.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C.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021-01-05更新 | 408次组卷 | 54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亚里士多德说:“有些奴隶具有自由人的灵魂,有些人则有自由人的身体,无可置疑,如果人们之间在体形上的差别有如神像和人像的差别那样大,那么大家就应当承认,低贱者应当成为高贵者的奴隶。”这体现亚里士多德
A.崇尚自然法的原则B.为奴隶制辩护
C.主张提高奴隶地位D.提倡宗教信仰
10 . 马丁・路德认为,教会的各种圣事只是为了得到上帝的应许,无须通过繁褥的教会仪式和教士的传介,个人即可阅读《圣经》。这反映出马丁・路德意在
A.坚持教随国定,维护上帝权威B.借助上帝和《圣经》打击教会特权
C.简化教会仪式,弱化宗教信仰D.强调思想自由,反对君主专制
2020-12-16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