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1 .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敢于蔑视与人类为敌的神界律条,敢于否定最高主神宙斯的权威,坚定地、毫无条件地站在人的一边,“把天火盗至人间”。这一故事情节
A.冲击了古希腊城邦体制B.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C.促进了理性主义的确立D.破除了时人对神灵的崇拜
2 . 下表所示为古希腊两位思想家的主张。可见,两人都
思想家主张
高尔吉亚(除个人的自觉外)无物存在;利益是行动的动机
希庇亚斯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

A.主张人人生而平等B.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C.认为法律高于一切D.认为个人服从于集体
3 . “人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永恒者。”材料体现的思想解放运动
A.主张廉俭教会B.追求民主法治
C.彰显人性价值D.提倡主权在民
4 . 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A.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B.体现人是万物的尺度
C.重新建立了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
5 . 马丁路德等人宣扬“天职”观,提出上帝赋予每个人以世俗职业,人人在自己的职业中为上帝和邻人服务,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尽天职"”中得以实现。“天职”观
A.鼓吹虔诚信仰上帝的重要性B.强调信仰自由的价值
C.赋予个人奋斗神圣的使命感D.肯定基督教会的权威
2021-09-08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的中心思想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B.美德即知识,知德合
C.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D.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7 .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在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客体——主体——主体和客体统一的认识过程和逻辑规律,古希腊的智者运动正是迈出了从客体到主体认识转变的重步。材料意在强调智者运动
A.注重对理性的尊崇和追求B.摆脱了主观主义的思维方式
C.开始关注人类的自身价值D.将自我认识上升到哲学层面
2021-09-29更新 | 27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实验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近代西方自由主义者强调自由对于个人本身的意义,认为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而严复的关注却不在于此,他注意的是自由外在的工具价值,关心的是自由对于国家、民族的意义。这反映出
A.自由主义认识受社会环境影响
B.国家自由要高于公民个人自由
C.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严复弥补西方自由主义之不足
9 . 与12至13世纪的欧洲人不同,中世纪后期欧洲人重视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成功。这种做法形成了一种理想:成为“通才”,即通过个人天赋和后天努力通晓各种领域的知识并获得名望的人。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欧洲人
A.崇尚自由民主B.猛烈抨击封建专制统治
C.关注个人价值D.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2021-06-01更新 | 724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1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10 . 16世纪,英国作家马洛创作了剧本《帖木儿大帝》,剧中的主人公帖木儿没有高贵的出身,没有雄厚的财产,不受传统观念和法律观念的束缚,最终从一位牧羊人成为整个西方世界的征服者。作者意在

A.宣扬世俗王权的荣耀B.彰显人的个性及其价值
C.呼吁摆脱教会的影响D.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2021-05-30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