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十六世纪,当天文学研究表明《圣经》中记载的月亮比土星大的说法是错误的时候,加尔文对此解释到:“摩西是用一种通俗的笔调来写作《圣经》的,他所描述的是一切具有常识的普通老百姓所能理解的东西,而天文学家所探索的,只能为具有颖悟力的人类智者所理解,‘展示的是对上帝美妙智慧’认识的更进一步。”据此可知,加尔文(     
A.倡导继承古代先贤的哲学精神B.强调《圣经》拥有绝对的权威
C.巧妙地将理性与信仰统一起来D.否定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
2 . 根据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的记载,欧洲中世纪世俗工作往往被视为救赎原罪而进行的一种惩罚,有失绅士风范;16世纪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者则支持商人和工匠的努力工作,倡导理性与勤俭,认为工作的目的是为上帝服务,是基督教徒的一项天职。上述转变反映出新教思想(       
A.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B.肯定信仰基督教的神圣性
C.鼓励人们对财富的追求D.影响欧洲民众的职业观念
2023-02-17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民主”源于希腊文,原意为“人民的权力”;“共和国”一词中的“公共”源自拉丁文“人民”,在古罗马,共和国被视为是“人民的共同事务”;进入帝国时代,“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材料反映了
A.社会契约论根植于久远的传统文化
B.君权神授理念取代了人民主权思想
C.古希腊的民主政体在不断发展创新
D.罗马帝国的立法重视体现君主意志
2022-05-17更新 | 209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托马斯韦伯指出在欧美多宗教国家:“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企业高级技术工人,……绝大多数是新教徒。一个人对天职负有责任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东西,个人有增加自己资本的责任。”作者的观点意在说明
A.西方欧美国家都是新教徒B.新教伦理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C.宗教伦理强化了思想控制D.宗教改革冲破了教会的束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希腊悲剧作家的笔下,命运是核心主题。无论是传说中的英雄,还是世俗的凡人,面对命运的不公,都是勇于抗争而非盲目顺从,如巫女美地亚因命运被喜新厌旧的丈夫遗弃,她不甘屈辱,奋起对丈夫进行了惨烈的报复。这体现出古希腊
A.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B.人文主义思想植根于文化传统
C.社会不公影响了悲剧创作D.文学创作渗透进取的理性精神
6 . “(意大利)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下列对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一描述理解正确的是(  )
A.文艺复兴萌芽源于文化人士的需求
B.文艺复兴仅发生在文学和艺术领域
C.意大利经济发展影响了文化的复兴
D.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7 . 宗教改革后,有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他将整个民族的嘴和心用德语这条线连在一起,使德国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之路。材料强调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最大意义在于
A.推动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
B.确立了王权高于教权的原则
C.直接推动了德意志的近代化
D.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2018-02-01更新 | 282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