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1525年马丁·路德的德语版《圣经》出版之后,德文《圣经》广泛传播于西欧。1541年瑞典语《圣经》出版,1550年丹麦语《圣经》以及1584年斯洛文尼亚语《圣经》也相继出版。这说明宗教改革(       
A.促进了民众精神的自由B.推动了理性主义的形成
C.摆脱了宗教观念的束缚D.利于增强民族国家观念
2 . 1466年,意大利建筑家卢西亚诺认为领主广场、大教堂、凉廊、军营、监狱和其他公共建筑等,构成了市民生活的支点,应当清除没有秩序的、嘈杂的、有害的活动,街道应该分层次划分以适应不同的职能需要。这一理论(       
A.适应了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B.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
C.凸显了近代科学革命的成果D.维护了封建贵族利益
2023-07-09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西方学者芬纳在研究近代西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称:它“把此前主要是教会特权的神圣光环转移到了世俗统治者的身上,把人们敬意的道德转移到公民的道德上,把他们的理性从修道院生活转移到世俗生活上”。材料中的“它”(     
A.否定了等级制度的不合理性B.树立了理性思维的权威地位
C.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D.推动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普罗泰戈拉认为,感觉背后不存在任何不依存于感知的实在,感觉和存在没有什么差别,人们是各自的印象的裁判者。这反映出普罗泰戈拉(       
A.反对雅典城邦公民滥用民主权力
B.主张个体情感与社会公德的有机统一
C.肯定人在认识世界时的主体地位
D.强调个人感觉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用戏剧、雕刻、绘画等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人性美与自然美。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A.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束缚B.侧重道德心理刻画
C.推动民族国家观念形成D.具有世俗性的特征
6 . 在18世纪的欧洲,公开的音乐会逐渐代替了由贵妇人组织的小型沙龙。音乐不再被认为是“上帝的恩赐,只能用来歌颂上帝”,而开始如卢梭所说的,“音乐应当模仿一种原始的说白歌曲,一种人类自然的语言”。这反映了(     )
A.妇女地位的下降B.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
C.宗教迷信的破除D.贵族阶层势力的衰亡
2023-02-2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列对西欧资产阶级解放斗争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宗教有很大的迷惑性,人民易于接受
B.宗教“异端”形式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
C.“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D.天主教基本教义与资产阶级的人性主张一致
2023-02-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马克思认为: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以下启蒙思想家们关于“新制度”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B.伏尔泰主张民主共和制
C.卢梭反对激进的暴力革命D.康德主张按社会契约建立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问普罗泰格拉,希波格拉底将从他那里学到什么?普罗泰格拉答道:“如果他跟我学习,他学到的不是别的,就是他来这里要学的东西。这主要是好的方法,即在个人事务上懂得如何尽可能好地料理家务,在公共事务上,懂得在城邦事务中如何最有成效地说和做。”这一对答反映出智者运动(     
A.维护了公民智力神圣性B.突出了人的个性自由
C.重塑了社会道德价值观D.顺应了政治发展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