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8 世纪,意大利史学家维柯提出人类历史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进化 过程,每个民族都要经过三个阶段:神祇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而三个时代的更迭 又总是与政治变革相联系。这一认识(     
A.全面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B.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C.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D.否定了神创世界说的理论
2 . 下表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评述。其意在
论述出处
欧洲近世文明兴起,路得新教之起,全欧精神为之一变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迄路德之党盛,而教皇始蹶,人始睹耶教之真矣。故耶教之亡,教皇亡之也;其复之也,路德之力也谭嗣同《谭嗣同全集》
日耳曼人路惕(路德)与友菲立·麦兰极力宣斥教皇倚势作威……译拉丁经文为日耳曼语,以开民愚蔽,百折不回,身死无悔,而教皇之权始渐衰宋恕《宋恕集》
A.营造维新变法的氛围B.接纳欧洲新教的观点
C.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D.为变法寻求理论依据
3 . 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看来,灵魂只受上帝统治。如果世俗的权力要擅自为灵魂制定法律,就是在侵犯上帝的统治,结果只能是将灵魂引入歧途。据此可知,宗教改革
A.强化了天主教会的统治B.有限制王权扩张的倾向
C.促进了法制观念的发展D.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复兴
4 . 英国在宗教改革中改用英语为正式语言,代替教会历来使用的拉丁文,1611年出版了钦定版英语《圣经》,在教会内使用。荷兰于1637年规定用荷兰语的“国定版”《圣经》,在荷兰共和国内推进语言标准化以及荷兰语的普遍应用。英、荷两国的做法
A.促进了新教观念的传播B.推动了民族主义的发展
C.增强了居民的宗教意识D.瓦解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2020-09-23更新 | 408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暨返校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启蒙运动期间,沙龙、图书馆、咖啡厅都成为传播新思想的有效渠道,为逃避追查,出版的启蒙著作有许多用的是笔名、假出版社和假印刷地点,甚至有不少书籍还标明是在“北京”印刷的。可见当时的法国
A.言论自由的环境渐趋成熟
B.启蒙思想日益为民众接受
C.大众传媒尚远离民众生活
D.崇尚中华文化已蔚然成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