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使人们开始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人文主义”(humanism)这个概念的内涵正在悄然发生转变。在许多人眼里,“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一种无须信仰神灵或者任何超自然力量的人生道德哲学,它与神学截然对立。“人文主义”被等同于运用理性和科学来观察周遭世界。然而,直至20世纪中晚期之前,“人文主义”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历史学术语。在历史学家看来,“人文主义”意味着一种思想和实践传统,它在15世纪达到巅峰并迅速波及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对现代早期欧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郭琳:《德性政治:对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的新诠释》

材料二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1)根据材料一,简述文艺复兴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现代早期欧洲思想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阐述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2023-05-01更新 | 19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2 . 启蒙运动史料探究

史料   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思考:根据史料,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
2023-04-17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一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导学案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只有获得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要“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   有一条基本规律,就是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发生的哪一重大变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体现的核心思想。
(3)据材料三,概括孟德斯鸠的法治思想主张。并列举东西方实践孟德斯鸠思想的法律文件。
4 . 王守仁和马丁·路德作为同时代的两位思想家,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了各自民族历史的关键时期,并对后世历史产生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材料二   从政治上看,德意志的宗教改革是一场诸侯革命。自中世纪末起,德意志的领主们就渴望成为“自己领土上的教宗”;通过维登堡所发生的宗教改革,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每位德意志王侯都成了“教宗”,借此他获得了拥有主权的基础。

——摘编自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西方通史》第一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守仁思想的核心,并结合所学指出陆王心学的积极之处。
(2)阅读材料二指出直接推动德意志王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简述“维登堡所发生的宗教改革”的主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方人文主义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具有丰富的含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苏格拉底之攻击,哲学史家颇轻忽辩者(智者)的地位。但事实上,辩者对希腊人文主义之发展甚具功绩。普罗泰格拉以人为万物之权衡,近人论西方人文主义者犹多奉之为不祧之祖,……大体言之。辩者思想乃是对于此前重自然之哲学的一种反动。“人为万物之权衡”一语虽提高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但也有其流弊。因为此所谓“人”乃指个别的人而言。个人与个人既不能尽同。而宇宙之本物又万殊,这样一来就非演成“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局面不可。

——余英时《西方古典时代之人文思想》

材料二   建筑是一件合作的事业,故不甚能代表个性,但对于民族性和时间性,它却能表示出来。上古之时,希腊与罗马的人生观,是偏于现世的,他们的眼光,是侧重地面的,故他们的建筑,方基巨柱,使观者的目光,左右行而不上下行。到了中古之时,人民以宗教为人生的依据,所以中古的建筑都不含告诫,观者说:“你们且忘了地下,望着天上,使你们的灵魂,随着那颖巍巍尖塔,去与上帝接近罢!”到了文艺复兴之时,人民的希望及目的,又渐渐地由天上移向地上,由世外移归世内,于是宽基厚柱、圈拱低窗的建筑,又成为近世人生观的表征了。

——陈衡哲《西洋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并评价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形式并概括该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内涵。
2022-07-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9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阐明了人的自然的、不可让与的和神圣的权利,使资产阶级的妇女从中看到了争取和实现权利“平等”的希望。17918月,德康比夫人出版了题为《妇女之现状》的小册子,要求“占人类一半”的妇女享有政治权利。17919月,《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发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地反抗性别歧视、提出妇女政治权利要求的文献,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次女权运动的兴起。

——摘编自刘大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性别歧视和女权运动》

材料二   在工业化以前,英国妇女没有独立的人格。1851年,英国女性人口为1065.9万人,其中参加工作的有283.2万人。1881年,就业女子达3885万人。19世纪60年代后,随着自由主义理论的不断成熟,自由主义女权主义得到发展。约翰·穆勒在《妇女选举权的授予》《代议制政府》中为两性政治平等的原则辩护。工人妇女把本阶级及自身的屈从地位归咎于政治上的无权,妇女通过散发传单、组织签名、直接参加示威游行等多种方式推动宪章运动的发展。

——摘编自潘迎华《19世纪英国的政治民主化与女权运动》

材料三   1923年,“全国妇女党”起草制定了《平等权利修正案》(简称ERA),其核心是公民的天赋人权不能以性别为借口而被否定或节略。1973年后,反ERA运动蔓延至全美,至19826月,ERA只获得35州批准,最终仍无法摆脱“夭折”命运。《平等权利修正案》将男女置于完全平等的社会地位之中,这是对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根本性颠覆,自然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而女性则是反ERA运动的主力军。传统社会性别观仍然存在于多数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固守传统性别身份的女性自然不在少数。她们坚信ERA动摇了美国社会的根基,破坏了基本的家庭和性别关系,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无穷伤害。

——摘编自王业昭《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妇女的反女权运动——基于社会性别的视角》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和英国女权运动的诉求,并分析两国运动产生的不同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妇女运动出现的新动向并分析原因。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子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但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上帝而转向了人。……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地生活。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摘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启蒙学派的思想家们公开宣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他们的思想先驱。但在启蒙学派那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想已具体化为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内容,而这种政治经济上的要求迫切需要理性加以论证,要求获得法律上的保证,理性成为人们评判一切的标准。而理性与科学又相互联系,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科学理性精神更加根深蒂固,甚至哲学研究、社会研究、政治学研究、伦理学研究等都深深打上科学的烙印。

——摘编自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2)综合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关系。
2022-07-2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7世纪初,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17世纪的欧洲逐渐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路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而不是盲信教廷的权威。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材料二       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德国作家歌德(1749-1832年)曾经若有所思地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歌德为什么说美洲大陆胜过了旧大陆?
2022-07-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的西欧,人与人之间不论在社会生活或私人生活中,个人的联合成为社会的纽带。这些关系因受等级和不对等的影响,其特点一般都是有权势的人给予自由人保护,自由人则表示竭诚效忠。这种复杂的联系制度取代了已然消失的非个人的国家权力。

——摘编自郭佳丽《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152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决定让路德出席在沃尔姆召开的帝国会议。在会议中,路德据理力争,决不放弃自己的宗教主张,加之在此之前,路德已经通过焚烧利奥十世的晓谕向罗马教廷的权威发起挑战。德国的教会实质上不再受罗马教廷的控制,罗马教廷对德国政治的控制力减弱,德国有了自己的宗教新思想,也不再受罗马教廷的盘剥。

——摘编自程子妍《试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帝国在行政架构上实行联邦制。在组织结构上,新成立的帝国由25个邦和帝国直属领地阿尔萨斯—洛林组成。在58个议席中,只需14票即可否决任何议案。因此,拥有17个议席的大邦普鲁士有能力否决任何不利于它的法案,确保其利益不受损害。同时,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

——摘编自邢来顺《19世纪德国统一运动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德意志宗教改革的结果及其政治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意志统一的标志及其政治架构,以及实行这种政治架构的主要原因。
2022-07-1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17世纪初,在人文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下,中世纪的神学冥想被一种积极的现世生活精神所取代。薄伽丘的《十日谈》以世俗的视角颠覆了教会的神圣性;拉伯雷的《巨人传》中的巨人父子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价值标尺;莎士比亚的戏剧充满了人文主义者的怀疑精神;蒙田更将这种怀疑反省的力量注入近代理性洪流之中;托马斯·莫尔则创建了西方思想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世界,传达了他理性政治、理性国家的构想。

——摘编自郑艳《理性与人道:西方文学人文精神的彰显》


(1)根据材料,概括人文精神在14—17世纪初文学著作中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人文精神在这一时期其他领域的表现,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