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302年法国三级会议
召开
法国三级会议召开,标志着等级君主制出现,国王获得行政权和军事权,议会获得财税审批权,国家的权力得到承认。
1532年马基雅维利
出版《君主论》
人文主义者马基雅维利发表《君主论》,较为完整地阐述了他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对意大利长期战争分裂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实现意大利的统一的方案——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
1534年英国通过
《至尊法案》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主张世俗王权高于教权。
1762年卢梭出版
《社会契约论》
卢梭出版《社会契约论》,主张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主权在民”而不是“朕即国家”,如果政府不合人民的“公意”,人民就有权推翻它。
1789年法国颁布
《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最终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8世纪左右,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席卷欧洲大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纷纷涌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产生的两个阶段,并分别说明其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至18世纪,欧洲出现了大量介绍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著作和译作,作者和译者大都是在中国传教的传教士。儒家的道德标准推崇强烈的自律意识,即自己希望实现的目标也要帮助别人实现,而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基督教特别是新教同样重视对言行准则的规范,其教义强调克制欲望、努力工作、勤俭节约,通过今世的善功来彰显上帝的恩泽,进而成为上帝的选民,最终得到拯救。欧洲当时处于封建君主专政和宗教神学统治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和思想家从儒家学说中看到了曙光,希望借用儒家思想和理念来解决时政的弊端,推行自己的主张和理想。

——摘编自王倩《启蒙时期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和影响》

材料二   明清之际,《崇祯历书》的编纂和应用,《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图的测绘等标志性成果,开启了天文学、数学和地图测绘学等学科向近代科学的转变。尤其是西学重实验、重应用、重理性思维的特点,给中国知识界以深刻的启迪,开始了向经世致用思想方法的转变。而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传入,使中国知识界产生极大的震动,中国并非是世界的中心,在中国之外,世界上还存在许多国家;同时,也并非只有中华文化高明,西方科学文化也有不少地方值得中国学习。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思想西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之间思想文化交流的认识。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女性发型是女性特征的象征。解开头发,就有了色情意味……如果在自己家里这样,倒是无所谓的。可是在私人领域以外,就得把它藏好。因为他就好像承载着家庭的秘密和神圣,这些都与别人无关:裹好的帽子、包紧的头巾将它保护起来,避免男人淫荡的目光和陌生人猥亵的好奇。

——[]罗贝尔·福西耶《这些中世纪的人——中世纪的日常生活》

材料二: 装饰品中使用最多的是假发。它往往是用白色的或黄色的蚕丝做成的。……人们所要求的理想的头发的颜色,不论天然和人工的都是金黄色。因为人们认为太阳光能把头发变成这种颜色,所以许多女人们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都会整天在露天中度过。……乡间妇女也在这方面和城市姊妹们争妍。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三: 路德认为教权所辖范围仅涉及灵魂,不应涉及金钱、土地以及世俗的行政、司法权力,不能干预国家事务。在国家管理上,国王的权力是唯一合法的。……德意志的宗教不能是罗马的臣属,德意志的牧师、僧侣应享有自己的宗教权利。

——邢来顺、李富森《马丁·路德民族思想的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对头发及装饰的不同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不同看法的原因。
(2)材料二中路德的思想,从内容上看主要涉及哪两对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思想的政治影响。
2023-03-03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盘石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观点一霍布斯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思想代表,是同情革命的。
观点二霍布斯是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君主专制制度的拥护者和辩护士,实属极端的保王党之列。

——摘编自汪子嵩《欧洲哲学史简编》

材料二   霍布斯在政治实践中,不仅与保王党分子过从甚密,而且拒绝在克伦威尔护国政府中任职,1600年复辟后,他深得查理二世的宠信。

——摘编自王铁之《霍布斯与英国革命》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有何局限,并就霍布斯思想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评价政治思想家的基本原则。
2022-05-0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衡水金卷新高考广东压轴卷】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利玛窦的《中国传教史》将孔子比拟为古代希腊的大哲学家,认为中国人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过着良善的道德生活。该书在当时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世纪欧洲流行的洛可可艺术风格,深受中国输入的陶瓷、丝绸产品的影响,具有纤细、轻盈和繁琐的装饰性。18世纪,法国人魁奈创立了重农学派,其刊物大量引用中国的典籍。在魁奈的敦促下,路易十五模仿中国皇帝举行了显示重视农业的仪式籍田大礼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898年,严复节译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并结合中国的时政分析,掺杂进自己的大量发挥,出版了《天演论》。是书将进化论的适用范围推向极限,痛陈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是万古不易的天演定律,一经刊印便风行全国。梁启超说:中国数千年学术之大体,大抵皆取保守主义,以为文明世界,在于古时,日趋而日下,进化观念传入后,以为文明世界,在于他日,日进而日盛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中国的角度分析17、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受到重视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进化论在当时中国风行的现象。
2022-04-30更新 | 465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把过去一向认为是截然无关的地球上的物体(属于所谓“世俗”的)运动规律和天体(属于神圣的“天堂”的)运动规律概括在一个严密的统一理论中。这是物理科学的,也可以说是人类认识自然历史中第一次理论的大综合。

——陈云奎《科学技术史纲》

材料二   此时,牛顿理论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科学领域,人们开始认为,理性分析应用于人类行为和制度应当同样有效,因此,希望能够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一样,找到统治人类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的法则。启蒙思想家已摆脱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崇古思维,他们大多相信,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理性思考,将会开创一个不断进步的全新时代。“进步”成为哲学家们的一种意识形态。启蒙运动的思想就这样颠覆了统治欧洲一千多年的基督教价值观,而用一套以理性构建而非上帝启示的世俗价值观取而代之。

——朱邦造《欧洲文明的轨迹》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统一理论”的名称及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简析“统一理论”提出的科学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启蒙思想家的思维特征。结合所学,从人文精神发展的角度,用一句话指出启蒙运动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之内。学习历史如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则无从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下图历史事件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在①和④中任意选取一空,填补空白处内容,并结合所填内容说明理由。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摘编自胡炳章、吕学芳《文化的视界》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一开始是以温和渐进的方式集中在思想领域,对理性思想的高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思想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是巨大且深刻的,经历了启蒙运动的西方文明再也不同于从前。占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成为政治思想成为主流。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舞台上。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时期政治思想的内容,并分析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9 . 历史学家黄仁宇主张把历史演变放置在一个总体性的坐标上,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看历史事物的特殊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费正清指出:“东周社会……人的思想现在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希伯来的先知时代及古印度的佛陀及其他早期宗教领袖的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到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都要拿。

——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

材料三   西方文明发展史是几个民族的接力长跑,一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后走向了衰老。一支年轻有活力的民族就接过了这个文化的接力棒,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文明……一棒一棒传到今天,每次毁灭都是新的契机。中华民族没有这样的接力,华夏族一直是主体,只是不断的扩大容量。


请回答:
(1)分别列举这一时代“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的思想家(或宗教领袖)及其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从“三个方面”将外国的好东西“拿来”的?
(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关于西方文明“文化接力”观点的?说明理由。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只能从各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中去探求。在意大利,一大批人文主义者积极活动于新文化的各个领域,在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佛罗伦萨的统治者美弟奇家族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守护神”,教皇朱利二世罗致了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巨匠为他修筑和装饰神庙和宫殿。

——杨毓初《试论文艺复兴运动的共性和个性》

材料二   路德提出德国应摆脱教皇的控制,建立一个服从本国世俗的政权的新教会。教徒们不要购买“赦罪符”,通过个人的真诚忏悔就可以得到赦罪,在死后就可以进入天堂。这些思想否定了教会的权威和教阶制度,反映了市民资产阶级要求平等自由的思想。路德主张每个人都有读《圣经》的权力。他亲自把拉丁文的《圣经》翻译成德文,使普通人都能阅读,以打破教会僧侣们垄断读《圣经》的权力的局面。

——摘编自刘士勤等《西方哲学史概要》

材料三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法国启蒙家以理性的尺度来衡量和批判专制制度、宗教迷信、特权等级制度。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成为整个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并直接推动和影响了欧洲和北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周明博《全球通史从史前时代到二十一世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文化与人的视角,指出意大利出现一大批人文主义者的历史条件,列举三位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开拓者
(2)根据材料二,概括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结合所学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批判专制制度的政治思想。列举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直接推动和影响的欧洲和北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