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世界正在发生剧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的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三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而欧洲人说:“哥伦布是一个有功之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倡导什么理念“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
(2)材料二中的“运动”是指什么?最早发源于哪个国家?作者说它“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试举两例予以说明。
(3)材料三中的“1500年前后”发生了什么大事?为什么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有功之臣”的理由。
2022-10-25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一开始是以温和渐进的方式集中在思想领域,对理性思想的高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思想对社会影响的程度是巨大且深刻的,经历了启蒙运动的西方文明再也不同于从前。占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成为西方社会政体的主流。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舞台上。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18471899年英国增设的政府机构(部分)

时间机构时间机构
1847济贫部1867贸易部
1852公务部1871地方事务部
1854殖民地事务部1899教育部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时期欧洲“不同于从前”的表现,并分析启蒙运动对西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增设政府机构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西方的人文主义通常表现为“古今之争”,它最初表现为一种复古主义——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家都试图用古代的权威来取代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到了17世纪以后,随着理性的振兴和科学的崛起,它在18世纪的法国思想界表现为一种用理性来颠复信仰的激进姿态。启蒙思想家们把眼光投向了未来,明确地以一个先进的新时代来与落后的旧社会相抗衡。

——摘编自赵林《理性与信仰在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张力》


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2-03-0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文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王维《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 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
2021-03-1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1)古代希腊的哲学家是如何关注人自身发展的,举两例加以说明(答出人名和主张)。
(2)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有哪些?
2021-03-1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轴心时代”主要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这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古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思想原则方面“相通的地方”。他们的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批判——维承——发展”的历程,从“批判”的角度指出近代前前期儒家思想遭受最沉重打击的事件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文主义和古希腊人文主义的不同点。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启蒙运动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启蒙运动的影响巨大。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材料二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别从中国与欧洲角度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文艺复兴的一位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另一位作家彭塔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埃拉斯谟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彼得拉克则猛烈抨击罗马教廷,比之为“野蛮凶狠的庙堂”“邪教徒的寺院”。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由于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哲学家仍相信“自然法则”,它不仅如牛顿所说可以影响宇宙,而且可以影响人类社会。因此,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更为成熟。狄德罗无畏地举起无神论旗帜,以唯物主义哲学为武器,向宗教神学猛烈开火。他宣称:“如果要我相信神的话,一定得让我摸得到他。”孟德斯鸠声称,暴政和自由是不相容的,要达到自由就必须推翻暴政。他对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习俗、教会和宫廷也进行了辛辣的批判。他说:“《圣经》中有多少行字,也便有多少可以争辩的话题。”然而关于宗教问题,他和伏尔泰一样,认为某种程度上“上帝的存在是有好处的”。

——摘编自庄锡昌《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并分析文艺复兴“创新”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们“更为成熟”的表现及原因,并分析启蒙思想家的不足之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思想史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上,著名汉学家史华慈提出了很有见地的诠释:第一、思想史的中心课题就是人类对于他们本身所处的“环境”的“意识反应”,是“情境”与“意识”之间的互动;第二、思想史是环绕各种“问题意识”而展开的对话;而思想间的辩论与对话不可避免地要分享共同的关切(共同的议题、共同的预设)。


问题:依据“史华慈”思想史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从古代、近代思想文化史中选取一例,指出其“关切的议题”,概述其形成的思想“意识反应”,并以“所处的环境或情境”论证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美亚非拉
18世纪英国艾萨克·牛顿爵士发现了决定引力的数学和物理定律。
1769年,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
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发表。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阐述了自由放任主义。
1783年,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
18世纪英国从印度和西印度蔗糖殖民地榨取的资金总量与1800年其工业投入的资金总量相差不多。
19世纪W·H·帕金发现了合成燃料;路易·巴斯德发现了疾病的微生物理论。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
19世纪中叶,俄国加强了在亚洲的扩张。
1866年,一道横越大西洋的电缆铺设,建立了东半球与美洲之间的通讯联络。
19世纪后半叶,新西兰的羊毛、加拿大的小麦、缅甸的稻米、马来西亚的橡胶以及西欧和美国东部的工厂

——所有这些资源都卷入全球经济之中。

1840—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
1854年,美日签订《神奈川条约》,日本门户被打开。
1869年,由法国人出资开凿的苏伊士运河通航。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
19世纪末,欧洲瓜分了几乎整个非洲大陆。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


上表为18—19世纪世界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历史信息相互关联,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