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 蒙娜丽莎     图二《社会契约论》   图三《共产党宣言》     图四《新青年》

请回答:

(1)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怎样的进步社会思潮?

(2)图二反映的社会进步思潮传播到中国,对中国近代的哪些历史事件产生了影响?

(3)分别指出上述进步社会思潮产生的经济基础。

2018-11-0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6年2月,陈独秀明确提出:晚清以来,在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为改变自己的落后现状,已经进行了政治制度层面的改革,但未见奏效,究其原因,乃在国人的伦理价值观念未有根本之改变。他断言:“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采取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他认为要使民主立宪站住脚,就必须反对儒家三纲之说。按照这种思路,不进行根本价值观念的转变,中国人就没有资格实行民主。

——摘编自周玉萍《新文化运动中启蒙思想家改造中国国民性思想的思考》

材料二   自中世纪以来,人们的天赋理性一直受到宗教神权和世俗王权的控制和压抑,现在以哲学的名义把人的理性呼唤出现,恢复它的合法权利在批判之中倡导理性这种新的思维方式,确立起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伏尔泰在给达朗贝尔的信中写道:“理性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要求确认以理性来反对种种想象和别的时代的偏见,并取得胜利”。……启蒙思想家正是真诚地启发民智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挣脱任何外在权威的束缚,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奴役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和自由的人。

——摘编自李宏图《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独秀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并指出中国新文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相似之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示意图包含了政治、经济等多种信息。

图1西方内源近代化示意图       图2中国近代化示意图(1860-1949)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比较图1和图2,提取有关西方和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观点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于以解读说明。

2018-01-1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读图,回答问题。

图1《蒙娜丽莎》(达·芬奇作品1503年) 图2《如今的蒙娜丽莎》(来自网络2013年)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幅图中蒙娜丽莎的形象分别反映出怎样的历史信息,并加以评析。
2016-12-12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文科历史试卷
5 . 下图为17世纪宗教改革形势图,据图可以得出:

17世纪宗教改革形势图
①宗教改革砸烂了中世纪以来天主教在西欧的一统江山②宗教改革局部改变了欧洲社会的政治格局
③宗教改革推动了西欧各国的联合④宗教改革促进了世俗民族国家的兴起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下图所示,图示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可能是
A.印刷本总数、神学典籍、古典暨复古作品
B.手抄本总数、神学典籍、科学著作
C.手抄本总数、科学著作、古典暨复古作品
D.印刷本总数、神学典籍、科学著作
7 . 如图所示三幅图从左至右依次为:古希腊雕塑家米隆的《掷铁饼者》、古希腊大理石雕像《米洛斯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三幅画共同体现了
A.人性的光辉--人性之美
B.凝固的永恒--运动之美
C.神秘的微笑--艺术之美
D.缺憾的静美--爱情之美
2017-04-17更新 | 33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7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复习检测一(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8 . 《蒙娜丽莎》典型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因为
A.达·芬奇成功的运用“圣像图”的画法
B.达·芬奇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其中
C.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
D.它肯定人的价值,颂扬人的力量,表现人性的美
2016-11-21更新 | 836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绥滨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9 .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图1为15世纪中期《圣母、圣婴和天使》,图2为1500年《朝拜圣婴》。从中可以看出
A.人物表情严肃,画面死气沉沉
B.以歌颂神为主要目的
C.虽有宗教色彩,但充满人文气息
D.民众已摆脱禁欲主义束缚
10 . 历史绘画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   1482年桑德罗·波提切利《春》            图2 唐伯虎(1470—1523)《春游女几山图》
比较图1、图2,提取图片当中中西绘画发展的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15-10-10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黑龙江密山第一中学高三预测卷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