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图漫画反映了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作为射向国王盾牌的“利剑”应该是
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2 . 如图为达·芬奇根据罗马帝国时期工程师维特鲁威著作《建筑十章》所作的《建筑人体比例图》。该书把人体的自然比例应用到建筑的丈量上。达.芬奇依照维特鲁威的描述,在代表宇宙秩序的方和圆中,放入了一个人体。该图反映了

A.人们对自然宇宙已经有了科学的认识
B.古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精神得到弘扬
C.近代科学的确立促进了文学艺术发展
D.传统的上帝造人学说受到科学的挑战
3 . 阅读材,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因为他相信。人只有依靠自知之明,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摘编自[美]理查德.·塔纳斯《西方思想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的幸福不在天国而在尘世,不在来世而在现实生活世界,在现实生活世界,凡是人所具有的,我作为人也应该具有。

——摘编自韩庆祥、王勤《从史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

材料三 伏尔泰认为,必须要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谬误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他们相信,理性的阳光必将冲破迷信与专制的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幸福。因而启蒙思想家所掀起的启蒙运动,使18世纪成为“哲学的时代”“理性的时代”“光明的时代”“批判的时代”。

——摘编自李宏图《“理解启蒙运动”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幸福观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文艺复兴时期的幸福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时期幸福观的特点。
4 . 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这些杰作(如拉斐尔的圣母与圣子图)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A.揭露教会腐败与虚伪B.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
C.倡导理性与反对专制D.表现人性的伟大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你认为导致由图1向图2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矛盾的消除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推动
C.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影响和促进
D.宗教神学思想的影响被驱除出社会领域
2020-03-08更新 | 710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筑简介

图1:德国科隆大教堂
始建于1248年,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是哥特式宗教建筑艺术的典范。它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直向苍穹。除两座高塔外,教堂外部还有多座小尖塔烘托。教堂四壁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

图2:意大利佛罗伦萨主教堂
1296年动工,虽然大体还是拉丁十字式的,但是突破了教会的禁制,把东部歌坛设计成近似集中式的。内部空间极为高敞,东部的平面很特殊。整个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穹顶,穹顶的基部呈八角平面形,平面直径达42.2米。穹顶的建成是对神学教条的蔑视,富有首创性,它轻快而明朗的轮廓,使人的压抑之感荡然无存……

阅读上述表格中的图片和文字信息,从表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语句通顺)
2018-05-19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达·芬奇的旷世遗作《救世主》(见下图)中的耶稣没有圣光,左手持水晶球,右手高举祝福的手势。该画在2017年11月16日拍卖会上以4.5亿美元落槌。该作品与中世纪宗教画的主要区别是
A.宣扬耶稣权威B.反映现实生活C.倡导反抗精神D.主张宗教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普罗泰格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焚。公元前399年,检察官阿尼图斯、悲剧诗人美勒托和修辞学者吕孔控诉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另立新神和腐蚀青年而判处死刑。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A.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B.城邦精神排斥多神崇拜
C.城邦政治王权和神权相结合D.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2017-11-02更新 | 577次组卷 | 28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中外历史事件

1644年,多尔衮召见传教士汤若望,委任他主编新历。
1687年,法国路易十四和法国皇家科学院派遣了白晋等五名精通天算地舆的传教士来华。
1697年,康熙特派白晋为“钦差”,赴法争取招聘更多的科学家和携带更多的科学书籍来华。
1715年,康熙授意传教士德里格、马国贤致书教皇,要他选择精通“天文、律吕、算法、画工、内科、外科几人来中国以效力”。
1720年,九名技艺人才随教皇使节到中国,受到康熙的任用和优厚待遇。
1590年,耶稣会士罗明坚返回欧洲后向罗马的外交官和耶稣会士学者提供了其巨著《图书论》中有关中国的资料。

1687年,巴黎出版了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重要著作《中国的哲学家孔夫子》。
1735年,耶稣会士杜赫德在巴黎刊印了由耶稣会士在中国的考察资料汇总成的巨著《中华帝国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
1767年,魁奈因发表鼓吹中国政治制度的著作,被誉为“欧洲的孔子”。
1770年后,霍尔巴赫发表《社会体系》,主张以德治国,他公然宣布“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

——据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0 . 1550—1551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在巴利亚多利德城召开神学会议,神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西半球的居民是有灵魂的人,因此也应该得到救赎。其意图是
A.为征服美洲提供理论依据
B.将路德教传播到美洲
C.落实人人平等的理念原则
D.以传教取代殖民掠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