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2 . 德国哲学家施杜里希认为“智者学派能用一种非常理性的态度审视道德的价值标准,并从而为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处理伦理问题并把它纳入到一个合乎逻辑的哲学体系中提供了可能性”。其强调(       )
A.智者学派倡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导致道德沦丧
B.智者学派关注人的道德标准为后来的哲学发展奠定基础
C.智者学派的主张顺应了当时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
D.智者学派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具有浓厚个人利己主义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相同之处是
A.肯定人的价值
B.否定神的存在
C.注重法制建设
D.推崇君主权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西人文精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各自的文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中西人文精神仍熠熠生辉。

材料一   中国古代,作为国家主流思想的正统儒学,关注人与社会,关注现实现世。人类一切活动,均以人类自身的存在与人类社会的完善为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只能依赖人类自己。正统儒家否定对于超自然力量的依赖、崇拜或信仰,坚持依靠人类自身的智慧与力量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在国家治理与社会管理方面,强调从人的本性与特征出发,构建有效的规范体系与管理机制,特别注重在精神引导方面,根据人性的善恶,确定道德的主导作用。

——摘自朱勇《中国古代社会基于人文精神的道德法律共同治理》

材料二   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启蒙思潮首倡人文主义,也从此奠定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基本传统。从词源说,Humanism(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源于拉丁语Humanitas(人文的),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意识形态、等级制度和宗教神学。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家把人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出现了天赋人权论,认为人的平等、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但是被君主制国家剥夺通过暴力革命来夺回它们。人本主义成为为资产阶级革命张目的政治口号。

——摘自王寒松《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

材料三   西方以强调个体价值为特征的人文传统,在现代化过程中曾经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同时又引发出若干弊端;中国强调社会人格的人文传统,缺乏自发走向现代的动力,却有可能在经过现代诠释以后,为克服某些现代病提供启示。因此,不能简单对西方人文传统或中国人文传统一味褒此贬彼,而只能将它们置于历史进程中加以具体分析,并试图在现代生活实践中探索二者统合的可能性。

——摘自冯天瑜《略论中西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中国古代正统儒学思想中体现人文精神方面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人文主义主张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中西人文精神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苏格拉底提出:人们不可能认识外部世界也不应该认识外部世界,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人的理性根本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那么作为人只要研究好人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这体现出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A.强调神的伟大价值B.使哲学成为独立学科
C.属于自然哲学范畴D.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
2019-08-12更新 | 827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豪州市涡阳县育翠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古希腊人常拿他们的神明开玩笑,……把众神描绘成爱争吵,不道德,受诱惑,盗窃,甚至相互开战的有特异功能的寻常人。……不似后来的基督教演进成“普世价值”和自由思想的羁绊。学者试图表达的观点是
A.希腊人对众神普遍无敬意
B.神话是希腊人艺术创作源泉
C.希腊人通过神明表达现世
D.希腊忽视神明的公民教育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称,对该作品主题表述准确的是
A.肯定人的价值
B.主张民主政治
C.倡导社会契约
D.反对宗教信仰
2019-01-16更新 | 70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宋代的书院对学生们的德行修养十分看重,在士大夫们对“不教而择人”的科举制度的批判中,书院成为理学家们追求实现理想教育的场所。理学家们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讲究节操,舍生取义,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德育观念。书院在为国培养贤才方面,是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的,要求学生德智双修。学生广泛阅读书院提供的儒家经典学说、理学著作、历史典籍、诗词歌赋等,在阅读过程中反省内心,健全人格。……宋代书院历来培养的杰出学子最后都会为朝廷效力,但更多是的投入州县之学、地方书院作为地方教育、教化民众的庞大力量,在当时书院能培养这种综合型人才也是相当值得嘉奖的。

——摘编自赵然《书院德育的当代价值研究》

材料二17世纪以后,资本主义道德学说在英国流行,提出解决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等道德的基本原则。1801年,英国下院通过《学徒工健康与道德法案》,明确规定,必须保证学生学习初步的读写算和宗教知识,也要接受培养勤奋习惯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强制性的,并且是劳动条件之一。”……19世纪中期以后,构建了“培养理性公民”为目标,以“知识、情感、能力”为内容,以“从做中学”、间接引导为方法的德育思想理论,对英国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高雅珍《西方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德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书院和英国德育思想的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说:“宋元的小说、戏剧就是中国‘文艺复兴’的曙光。”这主要是因为宋元文艺与西欧文艺复兴
A.都是思想解放运动B.都反映了市民价值倾向
C.都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D.都反对宗教神学的束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