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 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想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员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和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哪些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简要说明该段材料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
(3)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政治主张?
(4)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2 . 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教派,它们的共同之处包括
①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②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圣经》的权利
③肯定人的价值,将人视为“第一位”
④简化了宗教仪式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19-08-1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
3 .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学者伊拉斯漠说:“假如上帝造人同陶工造瓦罐一样,或者同他造石头一样,那么人作为整体有什么价值呢?”这表明,伊拉斯谟
A.强调人的个性和尊严
B.宣扬上帝和教会权威
C.质疑人类存在的价值
D.提倡人对上帝的服从
2019-03-28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仓头中心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18世纪欧洲传教士东来,引发了中西文化冲撞和交流。中国儒家哲学对当时的欧洲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变成18世纪欧洲的理想国家,儒家学说的理性观成为当时进步思想的来源之一,其影响涉及法国、德国和英国,虽然各国所受的影响不同,但以异端的孔子学说作为他们反对宗教、主张哲学的护身牌,却是一致的。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和观念极力推崇,他在创建新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中,惊奇地发现了中国这个实例,并将它作为锐利的武器投向旧制度和旧势力。

——摘编自梁真惠《中国儒家学说的译介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材料二:1792年,英国派出马戛尔尼使团,借为乾隆帝祝寿之名,出使清廷。然而,在觐见乾隆帝礼仪的问题上与清方产生分歧,拒绝按中国传统行跪拜礼。最终双方达成折中意见,改行免冠屈一膝之礼。乾隆帝对英国使团的“妄自骄矜”“无福承受恩典”十分不悦,当觐见完毕英方提出改善贸易条件、增开通商口岸的诸项要求时,概予严词拒绝。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并分析“‘中国’变成18世纪欧洲的理想国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礼仪之争”的原因。你认为17、18世纪英国来华交流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并给予解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A.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C.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
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
2018-05-07更新 | 3888次组卷 | 43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对雅典城邦传统诸神的信仰,此时正逐渐受到损害,而一种更具批判性的、更为世俗的精神正在强有力地上升……这一演变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达到最为深刻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演变时期产生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宣扬相对主义和怀疑论
B.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C.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
D.肯定人的价值,反对教会神学的束缚
7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两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人的价值和地位的思考日益深入精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来到世界,并非是为了经受苦难,而是为了享受快乐。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但是,世界形成之后,则是人类自己努力的结果。”

——曼内蒂《论人的尊严与卓越》

材料二 不久以前,有人争论这样一个问题:凯撒、亚历山大、铁木真、克伦威尔等人,哪一个是最伟大的人物?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十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至于那些政治家和征服者,不过是些大名鼎鼎的坏蛋罢了。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的国家: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倘使想做坏事,那双手就被缚了。

——摘编自伏尔泰《哲学通信》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作者的主张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怎样的价值观?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哪一核心思想?
(2)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认为牛顿成为伟人所具备的素养。牛顿的科学成就启发了伏尔泰对人类社会的思考,他提出了哪些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思想有何新发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00年前施本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指出,世间所有的文化或文明都是有生命的,都有生老病死,西方文化也不例外,所以他只是断言西方终将没落,施本格勒抛弃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观,他认为每个文明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不认为西方文化具有比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等更优越的地位,这种较为平等、多元的历史观被他喻为历史领域的哥白尼发现

唯一的问题是,在施本格勒写书时看上去早已没落成为定局的中华文明,居然奇迹般重新振兴,而且隐然已有再度如日中天之势。在施本格勒看来,所有文明都有生老病死,概莫能外,但中华文明已经持续了五千年,这一点毕竞是所有其他文明都未曾做到的,面对这一文化特例,或文明异数,施本格勒若泉下有知,会不会重新建构他的理论框架?

——摘编自江晓原《重读<西方的没落>》


充分提取材料信息,从文明的角度提出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内圣外王一词,最早见于道家著作《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虽然内圣外王是由道家最先提出来的,但是儒家却将它进一步阐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内圣是指个人通过提高自身的心性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或者说是理想的境界;外王是指个人把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用这种高尚的心性修养来治国安民。儒家在其历史嬗变过程中……“内圣外王在不同的时期,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的。

——摘编自张立阳《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二 儒家的“内圣外王”体现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很重视人的社会本性,荀子说:“人生不能无群。”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人无非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是建立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每个人都想实现自我价值,然而这个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当自我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时,才是有意义的,才可以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儒家“内圣外王”道德与政治的统一。儒家思想是一种伦理道德思想,又注重对民众的教化,那么怎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这就要将这种道德思想与国家政治相结合。才能把这种道德思想落实到现实之中。这种道德与政治的统一最好的例子就表现在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上。孟子说:“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认为个人修养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有资格治理国家……内圣外王思想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思想财富……通过内圣外王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自强不息、积极有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

——摘编自张立阳《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三 在东西方文化中,内圣外王哲学王是两个绕不开的概念。二者发轫早,源流长,影响深远。哲学王是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核心观念,也是柏拉图一生的信念。由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这一乌托邦愿景,影响一代又一代西方思想家,亚里斯多德较乃师更为现实,但是也没有绕过哲学王”……谁可以内圣外王,谁能成为哲学王?柏拉图将除去哲人、知识阶层以外的阶级排除在权利中心以外,认为哲人是少有的,只有具有伟器的人方可为之,毫无疑问,这是精英主义。由精英统治庸众。东方则不然,孟子认为,人皆可以成尧舜,无所谓贤或者不肖,是不为非不能,不仅告诉你可以成为智慧人,而且告诉你方法,比如慎独修身。所以东方无所谓精英,只有士大夫,不是坐而论道脱离群众,而是引导群众,发智明德,使努力向学,大家一齐动手,最终天下大同

——摘编自《联合参谋学院》


(1)根据材料一的观点,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宋明理学与明清儒学是怎样表现“内圣外王”的。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内圣外王”思想的特点与柏拉图的主要贡献。
(3)根据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内圣外王”思想与“哲学王”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2017-12-08更新 | 473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