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1中国古代的塑像——秦兵马俑                  图2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秦代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不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16-12-11更新 | 44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2 . 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请回答: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秦代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不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3 . 《蒙娜丽莎》典型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因为
A.达·芬奇成功的运用“圣像图”的画法
B.达·芬奇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其中
C.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
D.它肯定人的价值,颂扬人的力量,表现人性的美
2016-11-21更新 | 836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0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4 . 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面对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孔夫于称之为“礼崩乐坏”,郭沫若称之为“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

——叶文宪《论吞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

材料二.宋朝……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全球通史》

材料三: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

——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

材料四: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指出宋代在“商业革命”方面的具体表现。

(3)依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西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而中国却“难以启动”的原因。这种差异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017-05-04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世纪,一位西方哲人对中国的孔子有若特殊的情感,曾作诗称颂:“他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然而人们相信,就像他自己的国土一样。”结合图8分析,这位西方哲人是          
A.B.C.D.
2010-04-06更新 | 3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