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1 道试题
1 . 思想家弗吉里奥(1349—1420)在《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一书中提出:为了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要施以通才教育,要重视对青少年知识、才智和能力的广泛性培养。但同时又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完人”,并不是要求学生精通所有学科,而是如何使受教育者身心均衡发展。弗吉里奥的教育主张
A.开启了人文主义的教育先河B.反映了文艺复兴以人为本的理念
C.打破了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D.体现了启蒙运动自由平等的思想
2 .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专制自由的观点截然相反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2021-04-01更新 | 339次组卷 | 74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二中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B.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都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2021-04-01更新 | 1005次组卷 | 1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历史试题(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康德曾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可见康德眼中启蒙运动的本质是寻求
A.思想自由B.推翻专制C.人身的自由D.主权在民
2021-04-01更新 | 644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5届山东陵县一中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卷
5 . 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是(     
A.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B.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C.工业革命、启蒙运动D.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
2021-03-23更新 | 518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这一主张(  )
A.初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B.规划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
C.否定了雅典的城邦民主政体D.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
2021-03-16更新 | 741次组卷 | 31卷引用:青岛市2017届08月高三期初调研历史试题
7 . 西方对“人”的看法

材料   5世纪至20世纪西方人对“人”的看法

时间西方人对“人”的看法
5世纪被称为基督教“圣人”的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论述神圣的照管及人类的历史,提醒神的国度是属灵及永垂不朽的,而并非是这世界任一国家能取代的(注:《上帝之城》后来成为基督教的经典之一)。
16世纪拉伯雷在《巨人传》中人物之一的高康大,刚刚出生时一天要吃一万七千多头奶牛的奶,不到两岁就长了一个十八层的下巴。从三岁到五岁,他的生活就是喝、吃、睡;吃、睡、喝;睡、喝、吃。
18世纪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认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必须通过人去研究社会,通过社会去研究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中的人。”
南北战争期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所有脱离联邦并回到邦联掌控下的州之奴隶最迟于186311日后当被解放。”1865131日国会通知各州议员批准将成为美国宪法第13号修正案的法案,其禁止美国国土上任何的畜奴行为。
20世纪前期19147月,大约2379万女性公民中,就业总数为590万;到19187月,就业妇女总数达83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自愿为国效力。1918年,英国议会下院通过法案,600万年满30岁的女户主获得选举权;1927年,英国妇女取得了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西方人对“人”的看法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此期间,出现了许多时代巨人,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下面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彼特拉克一一以“人学”对抗“神学”B.康德——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C.卢梭——倡导“人民主权”学说D.伏尔泰——倡导君主立宪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苏格拉底倡导“知德合一”学说,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
A.说明了知识是生存之本B.表明他反对希腊民主制度
C.否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D.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观察下表,①到②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项目婚礼方式内容
①中世纪《婚姻法》用宗教仪式,需教会主持没有证人,无需家长或封建主同意,甚至不公开举行婚礼即可形成婚姻。
②新教的《婚姻法》可用世俗仪式需要家长同意并到政府去登记,必须举行公开的家长参加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
A.人文主义发展使宗教仪式简化B.婚姻习俗逐渐摆脱宗教影响
C.社会进步使结婚程序更加规范D.世俗权力日益高于教会权力
2021-01-22更新 | 252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