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4 道试题
2023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下图是国务院批转的一份文件通知,其主题内容最有可能是(     
A.高校应当向广大工农开门B.加强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
C.恢复长期中断的高考制度D.坚持“三个面向”教育方针
2023-09-0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专题注重史学素养,凸显学科特色-02时空观念-【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 .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从事制浆造纸专业高等教育的机构有26家,其中本科大学20所、大专4所、研究院2所。我国制浆造纸工程领域已形成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由此可见(     
A.高等教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B.制浆造纸专业成为热门专业
C.教育服务于国家建设的需要D.中国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
2023-03-23更新 | 34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农村重点高中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航天科技成果。据此可知(     
年份成果
1956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
1970中央政治局支持国防科委研制的“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75中国发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
1981用一枚火箭发射三颗卫星,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
1992我国政府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2005“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
2012“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2017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顺利发射
2020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嫦娥五号”发射成功,成功采样月球土壤样本
A.中国航天科技发展领先世界B.政府大力支持推动科技的创新
C.中国科技普及工作成效显著D.航天技术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时期中医学校教育信息表

1929年,召开全国中医药界教材编写会议。在讨论中医药学校教材编写的同时,审定通过五年全日制中医学校中医药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的课时安排等
学校教育是民国时期培养中医人才的重要方式,但也有部分名医是靠师徒相传成才的。学校的部分教员白天教学,晚上教授拜入门下的学生
中医界人士意识到西医的一些优势,积极探索用西医的长处来改革中医
1931年,创办上海中医学院。共开设医经、内经等17门中医课程,西医课程有3门,分别是生理、解剖和传染病
20世纪30年代,承淡安在江苏无锡开办中医针灸研究社,设实习课,为学生安排临床实践的地方,课程时长五个月

——摘编自许霞《民国时期中医学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现代中医教育的启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医科学化"的政策。1950年初,北京中医进修学校成立。到1953年,全国达到27所中医进修学校,学员3760人。1965年,全国中医学院(高等院校)已达22所,编写、审定、出版中医学院试用教材18种。1982年,卫生部召开会议,强调中医院要坚持以中医的理论指导医疗、教学和科研实践,高等中医教育要充分按照中医药学的特点办学。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北京、上海等中医学院校举办七年制本科和双学士学位。1997年,中医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建立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医药学科和课程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中医药全面发展服务。

——摘编自李青凌《建国以来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中医学校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中医人才培养方面获得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1年,红军卫生学校第十四期即更名后的中国医科大学第一期学员毕业。下图为当期学员申玉英的毕业证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该学员毕业于民国二十九年B.题词倡导医学人道主义精神
C.该校为中国第一所西医院校D.它直接反映正面战场的抗战
6 . 新中国的劳动教育

材料   1、表2所示为部分学者就新中国成立以来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学术文献的关键词及相关主题进行的统计和整理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频关键词统计表

序号频次关键词序号频次关键词
178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153“三个面向”
2266教劳结合1242全面发展的人
3263生产劳动1350教育
492党的教育方针1424素质教育
592社会主义541社会主义觉悟
635体力劳动1640毛泽东教育思想
7114马克思主义1731综合技术教育
89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828马克思
638劳动教育1930产学合作教育
1059毛泽东2026中小学

2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特征比较(部分)

时期扫盲教育时期……“大跃进”与教育大革命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劳动
教育
政策
具体
特征
提高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缩小当下社会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距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课程设置的改变;学校与工厂之间边界不清……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摘编自孙刚成、宋晓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教育政策演变分析》


通过研读,有的同学看到了新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有的同学看到了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一以贯之,有的同学看到了下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复杂关系。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进入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发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等全日制教育的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识字教育。到了1953年,在职工中扫除文盲近一百万人,农民中扫除文盲约三百万人。这些举措(     
A.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了基础B.标志着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C.深受“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D.体现了“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8 .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自1958年起的三至五年内,基本扫除文盲并普及小学教育;15年内使每个有条件的自愿的人,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这折射出当时(     
A.基础教育体系趋于完备B.党和人民发展教育的意愿强烈
C.高校入学门槛逐渐降低D.国民教育与工业建设协调发展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农业发展情况

朝代春秋战国秦汉
公元年代前770—前221前221—220
耕地面积/万hm21533.33813.3
粮食单产(kg/hm2712.5825
粮食总产/亿kg102.7295.7
口粮总量/亿kg111.4208.8
粮食需求/亿kg123.7232.0
人口/万人32006000
人均占粮/kg320.5492.9

——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材料二   “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科技支撑。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多措并举、凝聚合力、久久为功,才能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改编自李浩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秦汉农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策支持和农业技术角度,概括现代中国应对粮食安全的举措。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如图可知,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

            1953年中国高等学校招考专业分类情况
A.依据现实需求设置专业B.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
C.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D.凸显了教育的社会主义原则
2022-05-13更新 | 338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