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孔子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个。孔子是开始把古代贵族宗庙里的知识来变换成人类社会共有共享的学术视野之第一个。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18719月底,清政府对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奏折下达了依议准行谕旨。至此,选派幼童留美一事乃定。同年詹天佑到香港应试,考试顺利通过,被录取。詹天佑等留美幼童踏上美国的土地后,始终处于清政府派出的“驻洋肄业局”的监督和控制下。“驻洋肄业局”根据清政府的指示,严密部署与始终抓紧对留美幼童的封建思想道德文化的教育与封建礼仪的演习学习,最终将幼童们培养能掌握西方先进技术以捍卫封建圣道的新式卫士。......18787月,17岁的詹天佑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士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

——摘自经盛洪《詹天佑评传》

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中国高科技人才严重缺乏,中国在世界新的科技革命浪潮面前步履蹒跚的状况,邓小平忧心如焚。1977年5月,他尖锐地指出:“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20年。科研人员美国有120万,苏联90万,我们只有20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1977年7月,邓小平正式复出工作,主管科技和教育。

     —— 据百度图库、《邓小平文选》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康熙帝崇尚儒家文化,结合所学指出他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在孔庙的题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派“驻洋肄业局”的教育目的;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詹天佑报考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士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的原因。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荀子曾三次在“稷下学宫”担任的职务,试以一段话评价“稷下学宫”。②指出邓小平1977年正式复出后做出关于教育的重要决策,并分析其影响。
2021-02-0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下列各项中,属于当年调动“积极因素”的举措有
①提出“双百方针”②召开中共八大
③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 . 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和精神财富。下表中关于几种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选项名称核心内容
A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
C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D“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

A.AB.BC.CD.D
2021-01-28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民族百年航天愿,沧桑历尽神舟圆;广寒未见嫦娥面,银河探索现飞船”。 该诗描写的科技成就(  )
A.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B.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C.打破了美苏两国的垄断D.有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5 . 新中国成立时,科技人员不足五万人,除地质学、生物学等学科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外,其他学科的科研几乎一片空白。20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这得益于
①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确立②中央与地方各种专业性研究机构设立
③“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实施④一批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1-01-09更新 | 3584次组卷 | 31卷引用:浙江省2021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着陆,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又迈出了一大步。下列关于中国航空航天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上海成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当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②新中国重返联合国后不久,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也进入预定轨道
③2003年10月,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进入太空第一人
④从1991年开始,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2021-01-03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1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0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4月又批准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明确要求发挥经济特区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各经济特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摘自习近平在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78年的改革开放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而且也迎来了“科学的春天”。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在邓小平同志的大力倡导下,中国相继开展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等······科技创新是“中国梦”的基础,只有实现科技创新,才能照亮“中国梦”,科技创新必将承载“中国梦”打开国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自王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与科技创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对外开放政策的地位,并分析经济特区的“重要窗口”与“示范带动”作用。
(2)阅读材料二,为什么说1978年改革开放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结合所学,加以阐述。
2021-01-0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12月仿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曾经发行的某一小全张邮票(J25M)。此小全张由3枚邮票组成别为科学的春天、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小全张所涉“会议”的召开
A.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个“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B.响应了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
C.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D.奠定了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2020-12-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1届高三12月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理学的发生过程代表着一种能重新全面地指导人们社会生活的时代思潮的兴起。在这种时代氛围下,宋代士大夫的人生价值取向在整体上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即由盛唐时代对功名的孜孜追求转向道德精神的弘扬。主体伦理自觉意识的培育是宋代士大夫最为关心的事情。在这种精神追求的激励之下,宋代士林中为国家效力的自觉性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也空前强烈。

——范立舟《南宋全史》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伴随日本逐步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军民抗战情绪日益高昂,长城的形象已基本完全转向正面。钱穆《国史大纲》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毁内地长城,筑北边长城,皆为完成大一统的新局面所应有之努力,于中国大一统之形成,良有大功也,秦政不失为顺着时代的要求与趋势而为一种进步的政治。”《义勇军进行曲》“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也广泛流行。

——摘编自赵现海《二十世纪前期长城研究范式变迁与时代思潮》

材料三   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上(即中国奴隶社会何时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分期问题),两位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和范文澜,有不同的意见和热烈的争论。时任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陈伯达向毛泽东请示,毛泽东说要百家争鸣。……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说到: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两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朱熹的修养论和实践活动,阐释宋代士大夫精神领域的新气象。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安全的角度,指出古代长城的历史作用。概括近代长城特有的文化内涵,并举两例加以明。
(3)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回答:①概括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观点,并以毛泽东在国民革命时期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来说明他对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一句话概括毛泽东开创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价值。②概述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家争鸣”的背景,并指出“双百”方针的内容与地位。
2020-12-1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长兴、余杭、缙云中学三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