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2 道试题
1 . “它的整个研制工作大部分都是在“文化大革命”最动乱的年月里进行的。周恩来总理宣布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并从许多单位抽调出精兵强将,把分散在各部门的研究力量集中起来,实行统一领导,保证了如期发射。”材料所述的科研成果是
A.“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C.“中星9号”通信卫星D.“神舟一号”载人宇宙飞船
2021-03-12更新 | 29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模拟历史演练卷 (江苏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信息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其意义在于
A.确定教育全面发展方针B.国民教育体系由此建立
C.标志着教育界拨乱反正D.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
2021-03-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最早起源于195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1957年科学奖进行了首次评审,1963年国务院发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毛泽东为“发明证书”亲笔题字。到1966年5月,批准了发明奖励共297项。以下科技成果可能被列入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B.“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
C.载人航天技术的实现D.培育杂交水稻“南优2号”
4 .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这次任务中,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带样返回等多个重大技术突破。中国首次在宇宙空间取得突破的飞行器是
A.东方红一号B.神舟五号C.嫦娥一号D.长征三号
2021-02-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5 . 以下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史实。据此得出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名称时间地点
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0.11.5酒泉卫星发射场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10.16马兰核试验基地
第一枚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6.10.27酒泉卫星发射场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6.17马兰核试验基地
第一次地下核试验成功1969.9.23马兰核试验基地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4.24酒泉卫星发射场

A.新中国国防科技成就显著B.美苏对核武器的垄断被打破
C.都是文革期间的科技成果D.中国空间技术成就举世瞩目
2021-02-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战线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务院在1956年主持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规划制定过程中形成了“以任务带学科”的规划科技模式。“十二年科技规划”由57项任务构成。为了制定和实施该规划,国家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等本国科技力量,同时借助了苏联的援助。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重大科技成就,提前完成“十二年科技规划”o这使我国补全了学科门类并拉近了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距离,对我国科技、国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久春、张柏春《规划科学技术:<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材料二 1978年以来,中国科研捷报频传,中国科学家为这些科研项目的命名富有意蕴。(如下表)


——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及实施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规划实施期间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2)据材料二,为表格中重大科技成果的命名来源进行分类;并归纳如此命名的意义。
2021-02-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2年开始,我国开展了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工作。其中经过调整,陕西高等学校由3所发展为13所(如下表:1956年陕西高校规模统计表)。由此可见,上述调整
A.解决了人才断层的问题B.适应了经济建设的需要
C.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D.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2021-02-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外电评论我国的某项科技成就:“中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达到新高度,已当之无愧加入了空间俱乐部。”该科技成就
A.开始打破美苏核垄断B.得益于“科教兴国”战略
C.使中国进入航天时代D.标志着载人航天技术突破
9 . 据统计,到1965年底,全日制高等学校达434所,在校生67.4万人,分别比新中国成立前最高的1947年增长了1.1倍和3.3倍。中学在校生1432万人,比新中国成立前最多的1946年增长了6.9倍。小学在校生11626.9万人,比1946年增长了3.9倍。与这一成就密切相关的是
A.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形成B.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C.义务教育得到全面普及D.“三个面向”方针落实
10 . 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2021-01-19更新 | 16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届江苏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