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2 道试题
1 . 教育的发展反映了社会的变化,也深受社会发展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汉马融注(《论语》):“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

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

——《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   洋务运动重要教育实践一览表

时间内容
1862创办北京同文馆
1863创办广东方言馆
1866创办福州船政学堂
1867创办天文算学馆
1872187318751887派遣留美学生共120

材料四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1995年5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马融的注解体现了孔子哪一教育思想?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汉武帝的举措对当时的教育和思想领域分别产生哪些影响?
(3)材料三的教育实践反映了洋务运动哪一指导思想?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有何重要影响?
(4)据材料四,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反映了我国将实施哪一重大战略?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2020-12-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民族百年航天愿,沧桑历尽神舟圆;广寒未见嫦娥面,银河探索现飞船。”该诗叙述的事件是
A.“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C.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D.“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2020-12-0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游记孙悟空的腾云驾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能够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
A.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成功B.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4 . 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分别经过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这说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
A.违背历史发展规律B.符合中国国情实际
C.攻坚重点始终不变D.受苏联模式影响较大
2020-11-02更新 | 454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选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英国,教育机构几乎全部掌控在基督教会的手中,教会将教育看成是其传播宗教思想和培养信使的重要手段。15世纪起。英国出现延续半个世纪的办学热,主教、显贵、乡绅、城镇商人甚至国王等都通过私人慈善捐赠建立学校。这些学校除了培养神职人员、高官等社会精英外,还增加了培养自由职业者、工匠等大众教育。1546年,亨利八世在剑桥设立了五个钦定教授席位,除神学以外,都是直接与社会事务相关的科目,如医学、民法等。1575年到l663年间,英国大学中新增的教授席位绝大部分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18世纪初,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其他专门科学中逐渐设立新的教授职称。

——摘编自F.H.欣斯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77年以恢复高考制度为标志,掀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同时“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到2000年基本形成了两级(部委、省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1998年的4.5倍,是1949年的172倍多。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韩梦洁、宋伟《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的制度安排与反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l5—l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教育和l5—l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影响的共同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70年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时事评论称:“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这一成就
A.开始打破美苏对核技术的垄断
B.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
C.是“两弹一星”事业的重大突破
D.使中国步入了载人航天时代
2020-10-20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选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A.1949—1956年,我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改革开放后,教育界拨乱反正,恢复高考,高等教育迅猛发展
C.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D.21世纪以来,由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扩招,职业中学日益萎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18年12月11日,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发表了报告,他用数据呈现了教育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性成就以及经验。属于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教育成果是
A.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建立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
C.提出教育应“三个面向”的思想
D.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10 . 近现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历经曲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欧罗巴各国日益强盛,为中国边患,推展其故,制器精也;推原制器之精,算数明也。……异日人人习算,制器日精,以威海外各国,令震慑,奉朝贡,则是书之刻,其功岂浅鲜哉!

——李善兰、艾约瑟《重学》(序言)

材料二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毛泽东强调,为了防御,中国也要搞原子弹。我们不首先进攻别人,但不是消极防御,而是积极防御。研制原子弹,当时总的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会议正式决定发展中国原子能工业,研制原子弹。

——《新中国60年发展之路》系列专稿之十一

材料三   为了卫星研制、发射的顺利进行,1967年1月24日,中央军委专门对东风基地下达了关于“不搞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坚持正面教育”的指示。中科院卫星研制科研队伍、试验基地、科研设施以及工厂,一起转交给国防部门,类似实行军管。

——节选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2年10月9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善兰的救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出台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的原因和条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文革”时期研制卫星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的原因。
2020-09-2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