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8 道试题
1 . 195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创立了国内第一个考古学专业,招收考古学专业本科生。此后,其他一些高校也相继成立考古专业招收本科生。这些学生毕业后补充到了各地各级文物考古机构。建国初期考古人才的培养
A.标志新中国教育体系的完善B.适应了国家基本建设需要
C.得益于“双百”方针的提出D.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2022-03-02更新 | 231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3-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 ( 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这反映我国
时间1977年19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
录取率%4.86.1    28.7     24.65772.3
A.建立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实现了普及的目标
C.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D.践行了“科教兴国”战略
2022-07-03更新 | 23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单元测试定心卷(选择性必修3)-第6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基础过关)
3 . 1962年,国家批准十年科学技术规划,“一头是农业和有关吃穿用问题的科学技术,一头是配合国防尖端的科学技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通过八年科学技术规划,把农业、能源、电子计算机、激光、空间高能物理、遗传工程八大领域和学科放在突出地位。影响新中国科技规划的主导因素是
A.新技术革命B.国家安全需要C.国际国内形势D.国家发展战略
4 .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对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并将工农速成学校、业余学校、识字学校等正式纳入学校系统,形成工农速成教育、成人业余教育和正规教育三足鼎立之格局。其目的是
A.保证工农大众受教育的权利B.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
C.行使中国人民办教育的主权D.建立中国教育法制法规体系
5 . 下表呈现了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三次转移,由此可知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
时间科技发展战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优先发展军事、重化工业以及尖端技术
20世纪八十年代初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20世纪九十年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
A.优先满足国家的安全保障
B.依据特定时期的国家需求
C.彰显意识形态的鲜明导向
D.突出服务民生的大局意识
2021-11-19更新 | 2303次组卷 | 36卷引用:专题26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985工程”和“211工程”是中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以及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战略性建设工程。“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实施
A.促进了国民教育的全面发展B.落实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C.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D.初步建构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021-09-16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3-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80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坚持“三不主义”,即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切实保障人民进行文艺创作、文艺批评的自由。“三不主义”
A.揭开了拨乱反正的序幕B.推动了《青春之歌》的诞生
C.促进了文艺的再度繁荣D.说明文艺为经济建设服务
2021-09-16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3-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2021年4月29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的问天长歌又奏响了新的乐章。下列选项与上述成就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D.2012年“辽宁舰”交接入列
2021-09-15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按单元章节训练卷(课标全国专用)-必修3-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改革表

课程设置各级学校取消反动的训导制度,废除国民党“党义”等课程。高等学校陆续开设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等新课程。
工农教育党和各地政府大力发展工农教育,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班)等,采取短期速成的方法,使一批工农干部、产业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达到中等文化程度,其中一部分接受高等教育。
院系调整1951年底到1953年,教育部参照苏联的经验,对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主要是将综合大学所属工科各院系合并为多科性工学院,新成立航空、钢铁、矿业、地质、石油、化工、林业等专门学院。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改革的目的和影响。
2021-09-13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选必3-素养测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