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一文认为:“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D.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
2021-05-0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漳平永定六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8018年12月25日00时53分,我国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三号,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96次飞行,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路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时间是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2021-04-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52年院系调整,中央有关部门选定在北京西北郊建设“学院区”,集中建立了第一批(8所)理工科高等学府,“八大学院”之名就此产生。上述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B.引进苏联模式,培养人才
C.完成对私立院校的改造D.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2021-04-2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龙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面对国内巨大的经济困难和社会发展任务,我国仍于1964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东风-2A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实现了核爆炸。据此推知,当时
A.“八字”方针得到贯彻落实B.发展国防工业是首要经济任务
C.国家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局势D.国际地位提高促进了科技发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人最早接触博物馆的概念,始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最早一批觉醒的中国人。随着中西方往来的日渐频繁,清廷派出官员、士绅、留学生等一些知识分子走出国门,到欧美、日本亲身感受博物馆,并把博物馆思想带回国内。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本着强国富民的抱负,对博物馆的功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出“博物馆……以开民智而悦民心”。1905年,随着南通博物苑的建立,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博物馆诞生。之后各城市创办的不同类型的博物馆相继出现,如保定博物院、天津博物院、江西教育博物馆、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根据《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记录,到1920年,全国博物馆已经达到27所。1935年,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促进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国博物馆事业进入第一个大发展时期。194911月,党中央首先在文化部设立文物事业管理局,统一管理文物博物馆事业。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文物征集运动,空前地扩大了馆藏。20世纪80年代,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逐步完善,各高校纷纷成立博物馆学专业,与历史学、考古学等专业一并为各文博单位输送人才。国家文物局、各地区文物主管部门相继组织各类文物培训班。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搞好博物馆、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1996年,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把博物馆、革命纪念馆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从2008年起,全国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伴随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新技术成果的应用,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博物馆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趋势。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卓《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博物馆发展变化及其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历史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92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对面向新世纪的科技发展作出规划。为落实《纲领》的各项要求,国家科委和有关部门联合推出一系列科技和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措施,并先后在沈阳、南京等八个城市进行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科学技术服务于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1993年7月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关于科学技术的法律。1994年2月,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发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要点》,1995年5月6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体制改革的意义。
7 .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 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下列对 新中国进行“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实施理解正确的是
A.得益于中苏建交的有力推动B.反映了新中国开始关注科技的投入
C.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D.主要目的是为加强新中国国防实力
8 . 下图为《全国科学大会》纪念邮票,共三枚,从左至右分别为:科学的春天;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努力攀登科学高峰。该次大会的召开(     
A.响应了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
B.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关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
C.反映了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
D.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个“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10 . 1980年电影《庐山恋》以爱情与爱国思想为主题,一经播出就风靡全国。但因剧情中出现的爱情场景也备受争议。这一现象说明
A.艺术创作应服务于政治宣传B.“文革”理论尚未被否定
C.“双百”方针贯彻的必要性D.艺术创作要坚持党的领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