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19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习总书记为七位获得共和国勋章的英雄颁奖。下表是其中四位获奖者的事迹。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人物事迹
   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
申纪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
屠呦呦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①于敏:为创设国家发展的和平环境做出重大贡献②申纪兰:为推进政治协商制度做出重大贡献
③袁隆平:为国家减少贫困人口做出重大贡献④屠呦呦: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0-07-10更新 | 157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全国1977年—1982参加高考人数和录取率
时间(年)参加高考人数(万人)录取人数(万人)录取率(%)
1977570275%
197861040.27%
1979468286%
1980333288%
19812592811%
19821873217%

对图表材料解读合理的是
A.1977-1979年高考报考人数多与改革开放重视人才有关
B.改革开放拓宽就业门路,1979年后高考报考人数逐年下降
C.高考报考人数受高考录取率影响严重
D.高考报考人数变化受文化大革命影响
3 . 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与下表中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时间重大成就
中国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②
2003年中国在③成功了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2007年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标志着中国的④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A.1964年 人造地球卫星 西 昌 生物工程B.1965年 气象预报卫星 罗布泊 核技工程
C.1970年 试验通信卫星 酒 泉 探月工程D.1973年 探测月球卫星 太平洋 深潜工程
2020-07-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表节选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百年发展历程:
时间发展状况
1920年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建立。学校的创建,与俄国在中国建设中东路有直接关系,建校的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按俄国的教育模式办学。
1935年学校完全被日本人接管,改用日语授课,指定招收中、日籍学生。
1937—1945年学校完全转入接日本方式办学阶段。日本人给木正雄任校长,直至1945年8月离任。
1950年中共中央堂告哈工大完全由中国政府管理,并指示哈工大“应着立招国内各大学理工学院的讲师、助教和研究生。”
1951年教育部在《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改进计划的报告》中明确了哈工大的办学方针和任务:“仿效苏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哈工大在改造扩建的基础上,进入了大建设、大发展、大提高阶段,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科研工作有很大的发展与提高……这一时期称为哈工大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5 . 下表是新中国1950年和1965年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B.职业教育成为高等学校的主体
C.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D.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一定成绩
2020-07-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检测历史(选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2020年6月,“嫦娥四号”团队4位成员荣获国际宇航联合会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阅读下表,结合所学,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     
年份成就
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1992年“长征2号E”捆绑式大推力火箭发射成功
1999年第一艘“神舟号”飞船发射与回收试验成功
2003年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2007年“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
2011年“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②“向科学进军”热潮的掀起
③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7-11更新 | 2822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镇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初,我国扫盲情况统计表。此表可以用来说明
时间全国人口总数(万人)15岁以上人口文盲总数文盲率(%)
1949年5416780
1964年723972332738
1982年1031882358223
A.新中国初期我国教育体系初步建立B.新中国确立了教育面向大众的方针
C.“文革”期间扫盲教育正常开展D.恢复高考大大降低了青壮年文盲率
8 . 下表是1949—1990年中国扫盲情况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全国人口总数(万人)15岁以上人口文盲总数文盲率(%)
19495416780.00
1964723972332738.10
19821031882358222.81
19901143331800315.88

A.“左”倾导致“文革”后教育受挫B.义务教育使文盲率快速下降
C.制度变迁影响教育普及程度D.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教育发展
2020-05-15更新 | 22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1949年我国居民受教育情况(单位:万)。
大学毕业生18.5
中学毕业生400
小学毕业生7000
文盲人数(占总人口80%)43200
就业年龄人口总数34000
总人口数54000

上表说明,当时发展人民教育的当务之急是(     )
A.保障人民受教育权B.开展扫盲教育
C.实行科教兴国战略D.发展高等教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1949年后我国高校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部分)。关于表中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时间高考参考生人数(万人)高中毕业生人数(万人)高校招生人数(万人)录取比例(%)招生方式备注
1958年21.926.5121.0统一高考高二学生亦可参考
1962年44.110.724.3统一高考有文化科考试,但只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3年15.3推荐制
1977年573274.7统一高考

(注:空白项表示数据暂缺)
A.1958年招生人数超过毕业生数是“一五”计划的需要
B.1962年录取率较低说明高等院校的教学秩序走向混乱
C.1973年招生方式变化是“左”倾错误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D.1977年参考生人数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决策的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