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如图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戏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这是当时科技文化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文艺工作者的积极努力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传统戏曲剧目焕然一新D.“双百”方针的提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游记孙悟空的腾云驾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能够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
A.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成功B.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3 .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70年,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4 . 阅读下面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部分)表,该表说明中国航天事业
年份事件
1956中国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
1965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73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
1975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被送入太空

A.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独立发展B.因不受国家重视而发展十分缓慢
C.因火箭技术落后导致卫星无法上天D.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陷于停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框内文字材料,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明的评论(  )
西班牙《世界报》: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德国《汉诺威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A.“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C.大型运输机运20成功试飞D.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6 . (     )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内容,恢复了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
A.1975B.1976
C.1977D.1978
7 . 下图是1954年出版的宣传画《未来的工业建设小能手》。该宣传画反映了当时
A.青少年具有生态环保意识B.重视农田基本水利建设
C.顺利完成国家工业化建设D.积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成功地回到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不包括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B.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C.集中力量重点攻关D.近现代以来,雄厚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80年后,我国高校中出现了非财政性教育经费,1990年后,逐渐建立起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体制;1988年我国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9年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普通本科、高职、成人高校共有2311所。由此可知
A.市场体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改革逐步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C.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促进教育人才多样化
D.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制定正确的科技战略,推动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大力发展和科技大国的成长,并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不朽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果断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把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列为发展重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先后研制成功。

材料二 鉴于斯大林时期由苏联最高领导人裁决科学与艺术争论,并在文化学术领域扶持一派打击另一派的恶劣做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双百”方针。

——陈立中《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高新技术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并简述“双百方针提出的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