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1954年2月,周恩来在政务会议上提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这种主张,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
A.注意发展艺术教育
B.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C.侧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D.加强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2017-12-1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64年,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时,得知一突发消息。为此,美国方面称“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决心。这一“突发消息”是
A.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B.人工结晶牛胰岛素首次合成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3 . 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5 .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五次较大规模的留学热潮。其中对第一、四次留学热潮的初衷分别是

A.富国强兵、建设祖国
B.光宗耀祖、创业立业
C.开启民智、实业救国
D.科技救国、成就自我
6 . 1964年10月19日,《参考消息》援引合众国际社东京十七日电:“红色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这说明当时中国
A.建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
B.具有了远程打击敌国的实力
C.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
D.科教兴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2017-09-23更新 | 689次组卷 | 26卷引用: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1987—2015年公益广告主题的变迁
时间公益广告的主题
1987~1995年《公共走廊呼咦公共道德》《还是排队上车好》《喝酒四部曲》《敬老爱幼家庭和谐》《交通安全系列》《儿童礼貌教育》《希望工程》《戒烟有三关》等
1996~1998年《下岗再就业》《抗洪救灾》等
1999~2002年《知识改变命运》《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将爱心传递下去(洗脚篇)》《爱我中华再创辉煌》
2003~2009年《弘扬民族精神共同抗击“非典”》《新北京新奥运》《爱心传递篇》《抗震篇》等
2010~2016年《孝道文化篇》《环境保护篇》《核心价值观》《筷子篇》《门》《你好2017》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8 .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由此可知,这()
A.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促进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D.有利于强化公民对新意识形态的认同
9 . 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2017-04-28更新 | 385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