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5 道试题
1 . 19世纪70年代,一些先锋艺术家从根本上颠覆了西方传统的艺术形态,他们反对照相机式的描摹,打破欧洲的画室传统,将外光环境中的色彩变化作为绘画的表现内容。下列作品中反映了这些先锋艺术家绘画风格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B.《拾穗者》C.《日出·印象》D.《亚威农的少女》
2023-02-16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3届高三一模(濮阳摸底)历史试题
2 . 塞尚的作品和理念影响了20世纪许多艺术家和艺术运动,他认为,“只有在画面上体现画家个人主观意念的作品,才可称得上是我心灵的作品。”据此可知,该画家所属的画派为(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3 . 如图为两幅美术作品,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都注重对植物细节刻画B.都注重光和色彩变化
C.都具有反对传统的特点D.都有情感价值的体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塞缪尔·贝克特,爱尔兰著名剧作家、诗人、小说家,荒诞派戏剧的奠基者。1906年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1928年到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大学任教,德国占领法国期间,他曾因参加抵抗运动,受法西斯的追捕,被迫隐居乡下当农业工人。1945年,曾短期回爱尔兰参加红十字会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返回巴黎,成为职业作家。他的作品以惊人的诙谐和幽默表现了人生的荒诞、无意义和难以捉摸,1953年上演的《等待戈多》,获得巨大成功。1969年瑞典皇家学院说到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时称“他的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并将他的荒诞戏剧与希腊悲剧相提并论,称它们“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

——节编自《塞缪尔·贝克特》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贝克特文学创作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克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2023-02-0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3届高三3+3+3诊断性联考(一)历史试题
5 . 1748年庞贝古城的发掘,使古代大量建筑、日常生活用品、雕刻、绘画重见天日,人们看到了带有英雄主义精神的艺术形式,于是,一股学习和研究古代艺术的热潮在法国掀起。这类艺术(     
A.追求理性和艺术形式的完整B.抒发对理想世界的憧憬
C.注重细节刻画,表现社会现实D.手法夸张,极力表现自我
2023-01-26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54年5月,作家爱伦堡发表了小说《解冻》,小说塑造了一群备受创伤委屈的群像。由此在苏联所谓“解冻文学”盛极一时,出现了文学上的“春暖解冻”时期。该现象(     
A.导致苏联开展对斯大林模式的直接批判
B.反映苏联社会主义文化迎来发展的春天
C.反映苏联文化受到西方国家的深刻渗透
D.反映苏联人民对历史和现实进行的反思
7 . 1969年,美国电影《逍遥骑士》的公映轰动了整个美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逍遥骑士》

广告语:“一个人上路寻找美国,但是找不到它”。

主要人物:怀特、比利--又叫“美国队长”和“野牛比尔”--两位社会弃儿。

场景一:怀特和比利在贩毒中赚到钱,从洛杉矶出发,骑摩托车去佛罗里达,计划在那里寻找象征性的日出。路上,他们带上一位搭车者并把他送到他的社区。社区建在马力布群山之间,社员是来自圣莫尼卡山托潘加峡谷的嬉皮士,社区居民被描绘成“种粮的城市孩子”,他们害怕冬天的到来。在一个极其震撼的场景中,一位社员带领全体社员作了一次真诚的、动人心魄的世俗祈祷:“我们播下种子。请让我们的努力有所回报。感谢您让别人为我们带来食物,让我们可以与同胞分享,我们也会更慷慨地分享我们自己的食物。感谢您让我们有一个立足之地。”怀特支持这个社区,祝福他们,预言他们会成功。

场景二:怀特和比利继续东行。在一座小镇因为加入“未经许可的游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们遇到一位醉酒的“美国公民自由协会”律师汉森,帮助他俩获释。作为回报,他们让汉森和他们同行,并且当晚围着篝火,尝试了大麻烟--这本身就是一个革命性的场景。

场景三:怀特和比利来到新奥尔良,在一个迷幻的墓地场面,“美国队长”问一尊有点类似自由女神像的陵墓塑像,为什么她要离开他。这一场面呼应了前面汉森的评论:“你知道,这个国家本是个该死的好国家。我不明白它出了什么问题。”

场景四:第二天上午,两位坐在皮卡里的老派男子从他们身边经过,挑衅地用枪指着他们,比利向他们竖起中指,拿着步枪的男子把他打下摩托车。怀特驾车追赶皮卡车,拿步枪的人击中了他的油箱,怀特在一场猛烈的爆炸中死去。在最后的境头中,摄影机摇回天空,展示密西西比河上的高架水管--象征横亘美国中部的分界线--旁边的大火和死亡。

——据[美]罗布·柯克帕特里克《1969 革命、动乱与现代美国的诞生》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材料对研究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有何史料价值?
2023-01-14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绘画透视法发展小史绘画中的“透视法”,最基本的视觉效果是近大远小。(见图一)

图一:利用透视法画出的铁轨与车站

远古时期人们还没有掌握透视法,绘画以记录内容为主,景物无论大小远近,并排放置,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透视法在绘画中的运用完成了从无到萌发的转折。有的画作已能看出一定的透视效果。这符合古典时代崇尚真实”的思想与风气。欧几里得的《光学》和托勒密的研究,为绘画透视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中古大部分时期,又几乎看不到透视法的运用了。画作主要服务于表现宗教故事或传达宗教信仰。可见,绘画艺术的发展不仅是技艺发展史,也是观念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史。

1417世纪,在欧洲画坛上,透视法转入蓬勃发展时期。在前人光学研究成果和艺术家实践经验基础上,意大利的阿尔贝蒂把定点透视理论纳入“绘画三要素”。随后越来越多的画作追求呈现日常生活的真实感和自然感,融透视表现方法与人文主义精神为一体。(见图二)

图二:拉斐尔《雅典学院》

1819世纪,透视法仍然受到很多艺术家的尊崇,不断丰富和发展。随着19世纪摄影技术的发明和改进,通过绘画还原现实的任务逐渐让位于照相机。此后出现了一些体现新的追求和理念的绘画流派,开辟了绘画艺术的新天地。

(1)绘画透视法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四次转折,任选其中的两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背景。
(2)通过《绘画透视法发展小史》一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哪些写作“小史”的方法。
2023-01-07更新 | 1645次组卷 | 10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二次模拟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1850年的画作《播种者》,描绘了一个农民踏着步子,用左手播撒种子,很是专注。深色帽子与背景明亮的天空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运动中的人物和倾斜的地平线,让人觉得画中人物马上就要走出画面,极具动感和韵律。该画作(     
A.继承了理性主义的传统B.是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
C.凸显了印象主义的风格D.是对情感世界的深刻发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放弃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完全依靠自己独立的观察进行创作,有意识地将注意力转向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概括和取舍从结构的观点来描绘对象,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推崇为“现代绘画之父”的作品是(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圣维克多山》
C.《日出印象》D.《格尔尼卡》
2023-01-0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