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胡适在《中国的文艺复兴》中,把中国古代思想史大致分为三个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期

主要特征

本土思想的原生时期

(西汉以前)

先秦诸子为代表的学说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怀疑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精神,《诗经》中的国风等作品则体现了世俗的思想情感。

中古宗教时期

(东汉到宋代理学出现前)

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使儒教、佛教和道教先后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和膜拜取代了人文主义思想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理智与情感的再生时期

(宋代到明清)

宋代构筑起强有力的思想哲学体系,明清两代对程朱理学进行反抗,文学作品中世俗情感的觉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原生时期”思想特征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胡适把宋代到明清称为“再生时期”的理由。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司马迁的《史记》没有单独的惠帝传,将惠帝附于其母《吕太后本纪》中,太后从其本姓,母子同传:班固的《汉书》作《高后纪》,舍其本姓从夫称“高后”,还专门为惠帝作《惠帝纪》,置于《高后纪》之前。对这一变化原因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A.两人修史方式的不同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母系意识影响力减弱D.儒家思想影响力增强
2022-03-14更新 | 592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诱导天下人读一种书”是秦亡汉兴的原因之一。这反映了汉武帝实行
A.开明的文化政策
B.相对自由的文化政策
C.相对温和的文化政策
D.严厉的文化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有着众多的学派,儒、墨、道、法是其中最著名的四大学派。自古至今,四大学派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请回答:
(1)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
(2)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而墨家学派却始终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原因何在?
(3)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2016-11-27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滨州邹平双语校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