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司马迁的《史记》没有单独的惠帝传,将惠帝附于其母《吕太后本纪》中,太后从其本姓,母子同传:班固的《汉书》作《高后纪》,舍其本姓从夫称“高后”,还专门为惠帝作《惠帝纪》,置于《高后纪》之前。对这一变化原因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A.两人修史方式的不同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母系意识影响力减弱D.儒家思想影响力增强
2022-03-14更新 | 592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王道通》中这样解读“王”字结构:“古之造文字者,三画而连其中,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这一解读意在说明
A.天君关系是天人关系的纽带B.统治者应构建和谐的君民关系
C.人是天的产物且受天的支配D.君王的权力应受到适度的限制
3 . 汉代董仲舒提出:君主如果将国家治理得好,上天就会显祥瑞嘉奖;如果有失策之举则会用灾害来警告;若不反省,就用怪异现象恐吓;再不改变,衰败就到了。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君权受到上天严格限制B.君主治国要施行仁义
C.儒学适应加强君权需要D.儒学演变背离了传统
4 . 董仲舒《春秋繁露》载:“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对此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B.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
C.强调了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D.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
2020-08-19更新 | 371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