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代书院的教育理念以“成就人才,传道以济斯民也”为价值取向。朱熹就曾奉劝他的学生:“深源定自闲中得,妙用元从乐出生。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其旨在(     
A.迎合政府选官取士需要B.锤炼儒生道德品格
C.弘扬无为而治教育理念D.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023-03-30更新 | 245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黄道婆,幼时为童养媳,因不堪婆家虐待而逃亡崖州,期间学习黎族棉纺织技艺。约40年后重返故乡,改进并推广棉纺技术。然官修史籍不见其名,仅载于元陶宗仪《辍耕录》王逢《梧溪集》、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等。这反映出(       
A.理学思想掌控意识形态B.海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
C.传统农学注重经验总结D.蒙元政权排斥农耕文明
3 . 南宋时期,朱熹编订《朱子家礼》时没有按照北宋“二程”多依古礼的思路,而是依照从众从俗的原则来修改古礼中很难用于现实的制度和器物,如将婚礼的六礼简化为三礼。这一做法(     
A.确立了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B.侧重于内心修养和反省
C.反映了三教合一的历史潮流D.有利于扩大儒学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面是明朝官方改编、刊行《列女传》的目录(部分)。据此可知,明朝(     
卷次名次
第一卷母仪传
第二卷贤明传
第三卷贞顺传
第四卷辩通传
第五卷母仪传
第六卷仁智传
第七卷节义传

A.政府强化社会伦理道德观念B.儒学注重提高女性修养
C.儒家思想呈现出平民化趋势D.等级尊卑秩序亟待重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学者颜元曾评论道:“朱子遗风至今日,衣冠文士羞与武夫齿,秀才挟弓矢出,乡人皆惊,甚至子弟骑射武装,父兄便以不才目之,长此不返,四海溃弱。”“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据此可知,颜元(     
A.倡导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反对理学对士人的消极影响D.赞同宋代重文轻武政策
6 . 朱熹认为历史、自然、医学、名物和制度等知识的学习对于儿童心性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儿童追求圣人境界的引导效果要远远大于抽象而空洞的理论讲解。朱熹的这一认识蕴含(       
A.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B.格物致知的教育理念
C.知行合一的哲学主张D.注重实践的务实精神
2022-09-07更新 | 927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是故欲不可穷,非不可有有而节之,使无过情,无不及情,可谓之非天理乎?”以下与这句话核心观点最接近的是(     
A.“是礼虽统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
B.“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C.“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D.“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8 . 有学者认为,明瓷中已看不到宋瓷中那种理智的、严肃的造型之追求。明瓷姿态自然,少见做作痕迹。其中的蓝釉瓷器和红釉瓷器浓墨丰润,富有情趣和装饰性,笔法畅达,表现手法自由而飘逸奔放。这差异是因为
A.宋代瓷器更强调感性之美B.明代瓷器更专注理性之美
C.宋明主流的学术思想不同D.宋明文化承载者阶层不同
2022-06-27更新 | 3082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朱熹说:“遇事触物,皆撞着这个道理:事君便遇忠,事亲便遇孝,居处便恭,执事便敬,与人便忠,以至参前倚衡,无往而不见这个道理。”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A.亟须重塑传统儒家文化价值观B.以伦理道德规范人的日常行为
C.通过内心反省实现个人的价值D.不同身份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
2022-05-26更新 | 1177次组卷 | 14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王阳明父亲去世后,他常在灵前痛哭。一次刚哭过,吊丧者来到,侍者提醒他,按礼这时他应该哭。他说:“哭发于心,若以客至而始哭,则以客退而不哭矣。世人饰情行诈,故于父母亦然。”王阳明的做法(     
A.获得统治阶级支持B.隐含一定的叛逆色彩
C.重建儒家思想体系D.引发剧烈的社会变革
2022-05-24更新 | 520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