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商周时期,学习诗、书、礼、乐知识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等代表人物中,既有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这种变化反映出
A.私学取代官方教育B.儒学统治地位遭挑战
C.教育权利逐渐下移D.封建统治已经确立
2022-01-13更新 | 669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18-19高二下·重庆·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庄子·杂篇》以“天下”为题,全篇分七段,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历史渊源、来龙去脉,书中指出:“《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这反映出
A.先秦时期价值观念趋同
B.统一成为时代发展潮流
C.儒学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D.中华文明在传承中发展
2019-05-25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6月10日 《每日一题》必修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记•儒林传》记述了当时的学术源流:“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淄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结果
B.西汉政府政策调整的结果
C.齐鲁之地经济最为发达
D.百家争鸣历史格局的遗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