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广为流行,其中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最为著名,这些学派的思想都(  )
A.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建立统一国家
B.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C.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思想
D.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2022-10-20更新 | 178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B.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
C.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D.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
2022-06-23更新 | 321次组卷 | 47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垦佳木斯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时期,墨子基于“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提出“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可见,墨子的这一主张(     )
A.融合了儒家与法家思想精髓B.蕴含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思想
C.突破了宗法制下的人才制度D.反映了士人阶层的利益要求
2022-06-04更新 | 414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墨子说:“圣人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由此可知,墨子服饰观的特点是(     
A.强调身份差别,合乎礼制     B .崇尚质朴自然,追求节俭
C.重视经济实用,不求奢华     D.蕴含道德伦理,不求雕饰
2022-05-3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尝试为法治寻找“道”的依据,《吕氏春秋》一书兼容了儒法墨道诸家言论。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儒家思想倍受各国重视B.法家道家地位急剧下降
C.儒法墨道地位趋于平衡D.思想领域出现融合趋势
2022-04-13更新 | 3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这一人才观与中国古代哪一思想主张不谋而合
A.“仁者爱人”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D.“尚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无论儒家的孔子、孟子,还是道家的老子、庄子以及法家的韩非子,其学说或著作大都是纯学术思想或政治思想,唯独墨家墨子的著作记录了大量科技知识和成果。墨家学派出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各家所处的社会阶段不同B.墨家缺乏对学术思想研究
C.儒道法家根植于传统文化D.墨家代表的社会阶层不同
2022-01-04更新 | 3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子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某位思想家的思想,该思想最有可能出自
A.《老子》B.《荀子》C.《商君书》D.《墨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光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2016年发射升空。之所以起名.“墨子”,是因为墨子最早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发现了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为量子通信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光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以先贤墨子来命名
A.说明墨家自古以来是“世之显学”B.反映了墨家的科学思想
C.奠定了墨子在中国的“科圣”地位D.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2021-07-23更新 | 22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算。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春秋战国时期的这些主张
A.体现了儒家对仁政的追求B.反映了平民阶级的诉求
C.带有一定的无为而治色彩D.顺应了改革变法的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