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并强调“礼乐不兴”最终只会“民无所措手足”。墨子认为:“为乐”只会使“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并指出:“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二者对“乐”的不同认识(     
A.表明思想争鸣影响文艺发展B.在目的上具有一定相通性
C.体现了学术思想的互不兼容D.反映了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2023-10-1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如表可知,下列思想家(     
思想家相关言论
孔子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墨子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A.思想体系一脉相承B.呼吁重建社会秩序
C.借助天人关系表达思想诉求D.强调遵从天理必须割舍人欲
3 .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有同学制作了如下表格,若要将其补充完整,正确的是
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儒家孔子
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A.①“仁政”;②庄子;③“相生相胜”;④“礼法并用”
B.①“仁政”;②老子;③“相生相胜”;④“依法治国”
C.①“仁”;②老子;③“兼爱”“非攻”;④“以法治国”
D.①“仁”;②庄子;③“兼爱”“非攻”;④“礼法并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吕氏春秋》把儒、墨两家学术思想归结为:“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墨子主张“兼相爱”“禁恶而劝爱”。儒、墨思想的差别缘于
A.生活态度的差异B.学术观点的分歧
C.政治立场的不同D.文化取向的迥异
2021-12-27更新 | 47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高中教育发展联盟2022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百家争鸣时期,农家钟情于神农时代,道家以黄帝传人自居,儒家喜欢尧舜禅让和周公礼乐,墨家崇拜夏禹治水的实干精神。这反映出诸子百家
A.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共同理想追求
B.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
C.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
D.根据各自理论需要而改造古代的历史
2022-05-02更新 | 398次组卷 | 48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云东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墨子强调“兼相爱、交相利”。造成两者观点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
A.都主张恢复前代礼乐制度B.顺应自然和任人唯贤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与安定D.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墨家认为“天”与“鬼”是箝制人们行为的外在力量,能帮助天下安定,必须服从;丧、葬、音乐不利于积累财富与繁庶人口,这些礼乐制度必须废除。这反映了
A.儒学无法适应时代潮流B.墨家更符合君主集权的需要
C.墨家思想讲求实际功利D.墨家对儒家思想的继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墨子最初乃孔门之徒,写有《亲士》《修身》《所染》诸篇。但墨子的《兼爱》《尚贤》直刺儒家的“亲亲”与贵族政治,《非乐》《节用》《节葬》直刺儒家的礼乐文化与厚葬靡费的传统,《天志》《明鬼》反对儒家的道德政治与敬鬼神而远之的观念。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百家争鸣推动了思想解放B.士人提出自己的阶级诉求
C.儒家和墨家彼此相互交融D.贵族政治已开始走向衰落
2021-06-08更新 | 1168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子学说兴起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乐文化的失范,即礼乐文化丧失了它应有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它已不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社会。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则正是在重重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下,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而展开的思考和理论探索。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说儒家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吸收。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他们一方面说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弃绝一切人为的造作,另一方面又倡导“道法自然”“无为”……墨家以宗教的热情和绝对平等的观念提出理论并躬行实践。

——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在传统意义上,中国历史就是集权的历史。“假设没有这样的中央集权,我们大多数的祖先都已不能生存,遑论(谈不上)及我们后代”。因为地理与统治的封闭性,中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正如黑格尔所说,中国是世界的“例外”。这种封闭性不仅令中国文化自成一统,也使历史在中国形成独特的样式。这种“中国特色”的历史不仅以宫廷权谋为主流,而且缺乏整个人类世界的历史背景,似乎中国完全独立于世界而存在,从大历史的视界来看,这种历史算不得真正的历史,而只是“中国志”而已,因为它完全是停留在中国视野内的一种“地方志”写作。

——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墨解决危机方法的特点,并指出其体现的共同点。
(2)提炼材料二所陈述的核心观点,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墨家在自然科学方面建树极大,如《墨子》中对小孔成像、杠杆原理、力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并不是从单纯的科学兴趣出发,而是要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这反映出,《墨子》
A.吸收了各家学派的思想精华B.奠定了古代中国的科学基础
C.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需求D.符合上层统治者的价值取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