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儒、道、墨、法四个学派有精彩的评论。如表所列评论,按儒、道、墨、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②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③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④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人把春秋战国某些学派描述为“主张为政以德的礼仪派”“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主张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兼爱的反战派”。下列正确对应该描述的是(     
A.儒、道、法、墨B.儒、墨、法、道
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分别描述为:“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与世无争的无为退隐者”,“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墨、儒、道、法B.儒、法、道、儒C.墨、法、儒、道D.道、法、儒、杂
4 . 孔子有“苛政猛于虎”的评论;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子则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为。其共同点是(     
A.试图重构社会秩序B.代表下层人民利益
C.反对封建专制统治D.强调礼法并用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国时期,荀子主张“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墨子主张“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两者的思想主张(     
A.倾向于重构社会秩序B.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
C.推动中央集权的建立D.完善了人才选拔机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是战国时期不同学派思想家们关于义、利的言论。这些言论反映了战国时期(        
思想家主张
儒家学派《荀子·大略》:“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利,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
墨家学派《墨子·贵义》:“万事莫贵于义”;《墨子·经上》:“义,利也。义可以利人”。
法家学派《韩非子·八经》:“明主之道,臣不得以行义成荣,不得以家利为功,功名所生,必出于官法”。
A.诸子百家学术观点分歧B.重义成为时代潮流
C.新的阶级对立日益凸显D.义利矛盾引发关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冯友兰称,“墨子之学说,盖就平民之观点,以主张周制之反面者也”;范文澜认为,“墨子创造新学派,代表下层社会农工奴隶要求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两人都强调墨子(     
A.反对礼乐B.关注民众利益C.倡导尚贤D.开创墨家学派
2022-12-07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模拟选科)历史试题
8 . 战国时期,某思想家将“天之意”解释为“爱人、利人”,并据此阐发了“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乱小家,强不劫弱,众不暴寡,诈不谋愚,贵不傲贱”的政治理想。该思想家的这些主张(     
A.体现了儒家对仁政的追求B.顺应了改革变法的趋势
C.带有一定的无为而治色彩D.反映了平民阶级的诉求
9 . 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的思想家代表(     
A.封建君主利益B.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
C.下层平民利益D.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10 . 孟子对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表示强烈反对,说他们是“暴君污吏”,高唱“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认为攻人之国最为不义。由此可知,他们都(     
A.批判君主制度束缚B.力图重建社会秩序
C.反对进行社会变革D.希望建立法治社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