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墨子认为,一切动乱起源于不相爱,不相爱的原因在于人的私欲,主张人人都能在内心抑制私欲的膨胀,以“非乐”克奢侈,以“节用”克浪费,以“非攻”克战乱。这表明墨子
A.倡导提升个人修养B.迎合了地主阶级诉求
C.认同西周礼乐文化D.重塑了社会道德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百家争鸣时期,农家钟情于神农时代,道家以黄帝传人自居,儒家喜欢尧舜禅让和周公礼乐,墨家崇拜夏禹治水的实干精神。这反映出诸子百家
A.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共同理想追求
B.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
C.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
D.根据各自理论需要而改造古代的历史
2022-05-02更新 | 398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重难点01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勃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墨子认为国家的职责是“一同国之义”。《道德经》记载,“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反映了
A.儒墨的思想具有趋同的特点B.道家思想具有消极避世色彩
C.诸子主张均适应了时代潮流D.诸子思想差异源于时代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这一人才观与中国古代哪一思想主张不谋而合
A.“仁者爱人”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D.“尚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典籍对周公的记述表,据表中内容可知,新兴的士阶层借助周公
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典籍对周公的记述表
典籍记载
《尚书大传》(周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墨子·贵义》周公旦朝读书百篇.夕见漆(七)十士
《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A.重建礼乐秩序B.构建理想政治C.倡导重儒风尚D.恢复贵族政治
2022-02-15更新 | 93次组卷 | 6卷引用:第01专题先秦时期(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对于战争的看法,孟子提出“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墨子认为“春则废民耕稼数艺,秋则废民获敛”。由此可知两者
A.对战争持反对的态度B.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
C.具有一定的民本思想D.继承和发展仁的思想
2022-01-12更新 | 827次组卷 | 17卷引用:专题0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吕氏春秋》把儒、墨两家学术思想归结为:“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墨子主张“兼相爱”“禁恶而劝爱”。儒、墨思想的差别缘于
A.生活态度的差异B.学术观点的分歧
C.政治立场的不同D.文化取向的迥异
2021-12-27更新 | 476次组卷 | 5卷引用:易错点09 古代中国的思想-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
8 .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A.诸家思想日益趋同B.统一成为各学派的共识
C.儒学地位逐步提升D.各家思想相互吸收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A.孟子B.墨子C.庄子D.韩非子
2021-10-22更新 | 208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课诸候纷争与变法运动(重难点突破)-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墨子主张“音乐无用”论,对“乐文化”颇有微词;而荀子则认为音乐“其人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这反映出两者
A.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B.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同
C.具有不同的文化素养D.对道德重视的程度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