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推崇“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雅乐;老子主张“五音令人耳聋”“大音希声”;墨子提出“乐愈繁,治愈寡”“圣王不为乐”。这反映出
A.社会转型促进了音乐发展B.音乐审美折射出政治理念
C.思想争鸣促进了文艺繁荣D.音乐教化功能被充分发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善”、“美”,墨子主张“非乐”,庄子崇尚“天籁”音乐。这些不同主张反映了
A.各国现实统治需要的差异性B.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C.音乐思想是哲学认识的反映D.社会转型推动文化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墨家在自然科学方面建树极大,如《墨子》中对小孔成像、杠杆原理、力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并不是从单纯的科学兴趣出发,而是要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这反映出,《墨子》
A.吸收了各家学派的思想精华B.奠定了古代中国的科学基础
C.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需求D.符合上层统治者的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墨子·公孟》中举出儒家“足以丧天下”的诸多情形: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浪费了人民的财富和精力;强调音乐,造成同样后果;相信前定命运,造成人们懒惰。这反映出
A.儒家不受当政者重视的根源
B.儒墨社会关注点存在差异
C.墨家代表平民阶级的立场
D.墨子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墨家为春秋战国时期之显学,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其“显”在于“兼爱”、“非攻”的政治活动上,而关注自然科学方面是不受统治者和群众欢迎的,甚至在墨家内部反对者也大有人在。材料说明了
A.墨家接纳了儒家的仁爱思想
B.百家争鸣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C.墨学更受当时统治者的青睐
D.社会政治问题备受思想界的关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先秦思想家的经济主张:

这些主张反映了
A.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
B.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快发展
C.重农抑商已经是社会共识
D.工商业的社会作用被忽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墨家与儒家在战国时期一起号称“世之显学”。墨子指责王公贵族“厚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认为“制为节用之法”,“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墨子反对听天由命、无所作为的怠惰思想,主张“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提出“仁则兼矣”,“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非攻是墨子为解决当时各国间兼并问题而提出的主张。墨家提出“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的观点,在人民群众中产生深刻的影响。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概括墨子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墨家学说在当时成为显学的历史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先秦某一思想家认为:“即欲人之爱利其亲也,然即吾恶先从事,即得此。若我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爱利吾亲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该思想家
A.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
B.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影响较大
C.希望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D.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10 .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具特色。某一思想家曾提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下列主张与提出者属于同一派别的是
A.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B.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
C.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D.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