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一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铸就了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认同。虽然大一统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但西周礼乐制度所传达出的学术服务于政治的社会理念,直接促进了大一统思想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正是兴起和发展于这样一个礼乐渐坏的时代背景之下,故而重建大一统的社会秩序成为各家共同的思想核心。法家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按照法度和规则管理社会,这一思想在礼乐制度进一步被破坏的战国时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为秦国的强盛奠定了思想和法制基础。

——摘编自初婉琳《浅析先秦时期的大一统思想》

材料二  董仲舒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他的大一统思想是在汉初社会危机加重、阶级矛盾尖锐的历史背景下,为迎合汉武帝统治时期的政治和缓解社会矛盾的需要而形成的。大一统思想的形成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社会新秩序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同时,对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奠基作用。

——摘编自段有成《论董仲舒大一统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夏商时期到秦朝时“大一统“思想的发展过程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历史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儒学继承了商周时期的民本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希望统治者实行仁德之治,善待、关爱民众。同时,他主张富民、惠民,提倡“仁者爱人”说。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继承了孔子的理论,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点。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中又一个核心理念。孔子提出“身”“家”“国”相统一的和谐关系,即“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通过修身、齐家、治国的顺序,达到“天下平”的目的。孟子主张“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强调了和谐理念中的善治和秩序良好。荀子积极倡导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其政治和谐思想的核心是“隆礼重法”,他把“和齐百姓”、人民安居乐业视为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

——摘编自李森《论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中的和谐发展思想》

材料二   刘邦统一天下后,国家残破、经济凋零,内有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控制着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外有北方强敌匈奴伺机骚扰。这种局面决定了刘邦在建国之初,既不能用法家思想治国,又不能用儒家思想安邦,只能选择黄老之术。汉武帝即位之日,正是西汉国力雄厚之时,汉武帝好大喜功的个性,加上国力允许的客观条件,决定了他对内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政体,对外勤用兵,征讨匈奴以除边患,同时开疆拓土。为了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国家必须从多方面转轨变型,而这就需要一个权威的思想作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其政治任务服务。黄老之术“出世”的性质和“无为”的取向,与其政治抱负处处相左,于是他必然要以新的思想取而代之。

——摘编自樊海永《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学的核心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汉统治思想的变化及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学家翦伯赞说:“汉代的统治者,把它当作一种材料,筑成了一条文化思想的狭路。在狭路的起点,写着知识分子由此入口;在狭路的终点,堆积着大堆的禄米。为了获得禄米,必须通过这条唯一的狭路。”材料中的“它”是指(     
A.推恩令B.儒家思想C.察举制D.恩荫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在经过了秦朝由兴到亡的洗扎之后,代的政治家认识到必须通过改善君主专制的统治方式,才能进一步强化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董仲舒为此提出(     
A.独尊术B.耐金夺C.天人感应D.盐铁宜营
2022-07-1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代,祥瑞崇拜之风盛行,不但郡王们为了标榜统治清明而大兴祥瑞,而且民间也有视祥瑞为太平,将图像刻画在居住的房屋门上或逝者墓室中的做法,如江苏徐州睢宁县九女墩墓墓室中的祥瑞画像有“九穗禾、凤凰、麒麟、玉兔、灵芝、嘉果”等。这一现象体现了
A.大一统王朝的新气象B.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C.民众富足的生活状态D.天人感应的社会影响
2022-05-21更新 | 643次组卷 | 9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宾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杨恽是西汉晚期著名的士大夫,他轻财好义,但恃才傲物,后被罢免赋闲。当年发生日食天象,有小吏告发说,此晦象乃杨恽所致。汉宣帝下令查证,结果在杨恽家搜出了《报孙会宗书》(其中有对宣帝的诸多怨言),接报后,汉宣帝震怒,将其腰斩于市。据此可知
A.新儒学理论成为杨恽悲剧的催化剂B.法家思想在西汉晚期再度得以复兴
C.汉代的刺史制度有极高的监察效能D.汉宣帝通过打击政治谣言巩固皇权
2022-04-09更新 | 32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2022届高考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所示是部分史籍中关于汉代“博士”的记载。这说明汉代“博士”的设置
记载出处
博士“(董)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汉书·儒林传》
博士“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汉书·成帝纪》
博士“学通行修,博学多艺,晓古文、《尔雅》,能属文章者”《汉官六种》
A.是治国思想多元化的表现B.反映了儒学受到挑战的现实
C.是文学艺术大发展的因素D.适应了加强国家治理的大局
2022-01-27更新 | 837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据《周礼》记载,其布局呈长方形。汉武帝尝试复原儒家经典记载的明堂,建立了符合阴阳五行之数的“亚”形布局的明堂,并成为独立建筑。汉代明堂形制的变化反映了
A.儒家思想的新发展B.汉承秦制的需要
C.政权合法性的重塑D.国家经济的强盛
9 . 有学者认为“天人合一”在董仲舒及其汉代思想系统中扮演了中心角色,其特征是具有反馈功能的天人相通而“感应”的有机整体的宇宙图式。他意在强调
A.汉代儒学禁锢思想B.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C.顺应自然生活理念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10 . 如图为《史记》所载黄帝世系。这一记载
A.出现时间较晚其真实性不可考证B.标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C.反映出中国人的“大一统”观念D.表明西汉开始了夷夏共同体重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