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统计,汉高祖时期的诏书多涵盖封王、罢兵、求贤、大赦、定赋等内容;文、景二帝则增加了劝农、养老、和亲、除刑等内容;武帝时又出现了劝学、改元、击匈奴等内容;宣帝后,地震、日蚀等内容多次写入诏书。这表明西汉(     
A.社会经济得以不断发展B.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C.国家政权维持长期稳定D.皇权呈现集中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西汉之初,私授儒学者即已常见,汉武帝之后,逐渐出现一些经学世家,这些家庭世代修习儒家经典,家族子弟世代仕宦,逐渐发展为豪强大族。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①民众的文化素养普遍提高   ②儒学成为进身入仕的阶梯
③中央集权促进了思想繁荣   ④豪强世家垄断了学术文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1-05-28更新 | 340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04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长沙马王堆汉墓(约为文帝时期)出土的帛书中有一篇年表,采用“秦一张楚”的纪年顺序,而司马迁的《史记》中也采用“秦楚之际”的纪年表述,但只把项羽列入帝王本纪,而把陈胜列入世家。东汉班固的《汉书》则将陈胜和项羽都统一编入列传之中。对此变迁的合理解释是
A.史家对秦末史实的考证不断接近真实
B.司马迁对农民起义军有着同情和认可
C.儒家思想的正统观念愈来愈深入人心
D.传统史学体例和编年方式逐渐规范化
4 . 姬昌(周武王之父)是否称王在我国封建社会是一个士人长期关注的大问题。唐朝刘知己、张守节、梁肃等认为姬昌应该没有称王。宋朝大儒欧阳修指责文王受命称王的观点是“妄说”。明清质疑的记载就更多了。这表明
A.禅让制产生的正统思想受到重视B.封建社会儒学思想观点源远流长
C.历史研究过程总是反反复复进行D.社会发展历史研究日渐受到重视
2021-05-17更新 | 403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04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以来的另外一大特征是氏族制度,所谓“氏族”,就是过去以血缘为单位凝结成的组织。随着与氏族制度相匹配的分封制度、宗法制度逐渐瓦解,郡县制度全面铺开,贵族被消灭,官僚制度得以发展。从国家选拔人才的角度来说,由过去贵族世世代代担任官职,获得封地,转为推荐和选拔有德、有才能的人,任用为国家的官僚。这是人才选拔角度的转变。

材料二   从汉代开始,这五部经典就被设为国家考试科目,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之后就是独尊儒术,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读这些书,阐释这些书,一直到近代。所以这些经典是一个民族的共同想象。它们打造了一种文化共同体的共性,所以礼乐文明造成了一个很重要的结果。

——以上材料均摘引自姜鹏李静《五万年中国简史》


(1)结合所学,从制度层面指出材料一中“人才选拔角度的转变”,并阐述“郡县制度全面铺开”的历史意义。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五部经典”的名称,试评价汉代“独尊儒术”的措施。
2021-05-17更新 | 23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新高考考前模拟(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汉刘向《说苑》云:“伯俞有过,其母答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尝见泣,今日泣何也?’对曰:‘他日俞得罪,笞尝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右图为东汉画像石——伯俞泣杖”的情景,右持杖立者是伯俞母亲,左跪地以袖掩面拭泪者是伯俞。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绘画是推行教化的主要方式B.儒家学说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C.人伦秩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D.石刻和文献记载均可互为印证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急就篇》是西汉后期官方颁布的学童识字课本和常识课本,其中,“姓氏名字”部分记录了不少常见姓氏和名字。

20世纪,位于河西走廊的汉代居延要塞遗址先后出土三万余枚简麟,内容起自西汉中期,止于东汉中后期,统称居延汉简。

有学者发现,《居延汉简》所载人名与《急就篇)相合者约30个。这些汉简所载人物,有的籍属边郡,有的来自内地(如表所示)。

表:《居延汉简》与《急就篇》人名互证(部分)

《急就篇》《居延汉筒》所裁“姓+名”“职街+(姓)名”“籍贯+姓名”
宋延年京兆尹长安南卫张延年、河阳里张延年、“第五隧长”赵延年、沛鄢山苍县蔡里赵延年、田延年、吕延年
卫益寿卜益寿、李监寿
周干秋周千秋、朱千秋、傅千秋、蕭千秋
高辟兵霍辟兵、“尉史”辟兵
郝利亲冯利亲、卢利亲、丁利亲
冯汉强“甲集侯”汉强
景君明游君明、任君明
董奉德丁奉德、司马奉德
由广国“从史”广国、“守城尉”广国
曹富贵“宜昌侯”王富贵
减罢军“饼庭长”罢军、苏罢军
郭破胡丁破胡、“万世隧长”破胡、“甲渠侯”破胡
左地余胡地余、孙地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汉代人名”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5-11更新 | 528次组卷 | 7卷引用:考点04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8 . 东汉时期,民间碑刻对远古祖先的书写多追溯祖先源头或姓氏由来,内容玄远不经;对近世祖先的描写则强调支系流布,但未必真实;对父祖的书写则以官职的有无和高低为准,如实书写。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长期稳定B.经学世家崛起
C.历史记载断裂D.官僚政治确立
2021-05-11更新 | 665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汉武帝《泰山刻石》中记载:“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材料体现了
A.大一统的政治理想B.华夷平等的民族观念
C.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D.郡国并行的地方治理
2021-05-07更新 | 382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惠帝遵从曹参的建议,遵守祖制,无为而治。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天灾和人事相适应。北宋宋神宗召大臣议政,文彦博言: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宋神宗曰:更张法制对百姓有利。彦博言: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自汉代以来,国有大事,群臣集议,庶政公之舆论,例如;唐代的政事堂会议,明代的九卿集议,清代的王大臣集议,等等。

——摘编自吴晗《论皇权》

材料二   士大夫居乡者为绅。作为绅士的人在家世上必定有光荣的过去,而且没有恶名恶迹,其家族不仅要维持地方的秩序,还要负责地方的公益事业和建设。因此,绅士与地主往往不可分,地主不一定都是绅士,但绅士一定是大地主。绅士主持地方庙会,兴办教育,绅士可以得到佃户及家属的听从,本族人口也依附于绅士。

——摘编自费孝通、吴晗等《皇权与绅权》

材料三   自鸦片战争以来,社会变迁、绅士继替的轨道渐渐落败。新制度自西方搬来,学校教育取代科举教育,绅士不断移居城市,绅士子弟纷纷进入新式学堂,在都市谋求职业,和乡间的距离愈来愈生疏。

——摘编自史靖《绅权的继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制约皇权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绅士所具备的条件及其作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绅权没落的原因。
2021-05-07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辛亥革命(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