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佛、道三家为主干。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一大批思想家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D.晚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开始出现,顾炎武、黄宗羲等抨击封建专制,提倡经世致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太平御览》载:“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误伤乙。甲当何论?或曰:殴父也,当枭首。”(仲舒)议曰:“臣愚以父子至亲也,闻其斗,莫不有怵怅之心,扶杖而救之,非所伊欲诟父也。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由此可知汉朝的司法实践(     
A.进一步推动了律令儒家化B.以儒家思想作为判决依据
C.重视家训并强调基层教化D.规范了家庭和子女的行为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西周的毁灭,封建体制的解体,演变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传统制度的崩溃,以及与其配合的伦理价值体系的破坏,导致了当时整个中国的大震撼。……一时思潮起伏,汹涌澎湃,波澜壮阔,出现了两座文化高峰,开创了我国学术思想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摘自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汉朝建立后,先秦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常有儒生弟子传承。汉武帝时期,“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摩然向风”。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博士虽不参加实际政务,但常得预闻政务会议,因此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此外,为博士设立弟子员。自此渐有文学入仕之正途。

一据《汉书·儒林传》、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两座文化高峰”,并从思想文化的角度阐述这一时期学术局面形成的地位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述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知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篇》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二   自汉武帝确立儒学在社会思想中的独尊地位以后,儒家思想一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经过千百年的强化和浸透,儒家思想不仅为统治者、知识界和思想文化界普遍接受,且深入到下层百姓思想中。

——李经纬、鄢良、朱建平《中国古代文化》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孔子创立儒学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原因。
2021-12-1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选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如图为中国某一古都的平面复原示意图,仔细阅读并判断,该图示意的是
A.西周镐京B.秦咸阳C.东汉洛阳D.明清北京
2021-11-14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11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面为汉代教育结构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最有效得信息是
A.中央至地方的教育系统大体形成B.儒学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
C.汉代教育已完全官方化和制度化D.察举制度已初显雏形
2021-11-06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汉书》称颂汉武帝:“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他在位期间
A.推行科举制B.令各郡国建立学校
C.不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D.重新确立儒学为正统思想
2021-06-15更新 | 5051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1年浙江省高考真题历史试题(6月)
8 .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建立之初,统治者以黄老思想指导治理国家,休养生息,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无法适应专制集权的国家治理。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上承孔子,下启朱熹,始推阴阳,为群儒首,前对汉武,后相江都,初倡统一,罢百家书。"从而为儒学和儒者找到用武之地。

——摘编自曹影《董仲舒的四大历史贡献》

材料二   在汉代,政府首次作为对外交往与开放的主体在官方层面上积极地开展了与域外的广泛联系。由于两汉政府卓越的努力与经营,使得中华社会由此迈开了走向世界的历程,开启了此后古代中国近2000年之久的开放局面。这不仅使中华各民族深受其益,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引自周尚兵、王洪军《走向世界;汉代开放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材料三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佛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摘引自2019年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黄老思想"无法适应专制集权的国家治理"的原因,简析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是如何"上承孔子"的。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从"走向世界"的角度概述汉代对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根据"政府卓越的努力与经营"的提示,列举相关史实说明汉代促成"开展与域外广泛联系"的举措。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佛儒会通"的典型事例,用唐太宗时期的史实简述"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的表现。②"北曲南唱"、兼收并蓄是昆曲形成的重要途径,以明代中期艺术家对北曲的改造为例论证此观点。指出昆曲属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哪一类别?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以来的另外一大特征是氏族制度,所谓“氏族”,就是过去以血缘为单位凝结成的组织。随着与氏族制度相匹配的分封制度、宗法制度逐渐瓦解,郡县制度全面铺开,贵族被消灭,官僚制度得以发展。从国家选拔人才的角度来说,由过去贵族世世代代担任官职,获得封地,转为推荐和选拔有德、有才能的人,任用为国家的官僚。这是人才选拔角度的转变。

材料二   从汉代开始,这五部经典就被设为国家考试科目,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之后就是独尊儒术,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读这些书,阐释这些书,一直到近代。所以这些经典是一个民族的共同想象。它们打造了一种文化共同体的共性,所以礼乐文明造成了一个很重要的结果。

——以上材料均摘引自姜鹏李静《五万年中国简史》


(1)结合所学,从制度层面指出材料一中“人才选拔角度的转变”,并阐述“郡县制度全面铺开”的历史意义。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五部经典”的名称,试评价汉代“独尊儒术”的措施。
2021-05-17更新 | 23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     
A.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B.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2020-12-11更新 | 641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必刷(浙江专用)-狂刷39汉代儒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