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026 道试题
1 . 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每里置正一人,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此文书的性质最可能是(     
A.秦汉的田律B.隋唐的户令C.宋元的税法D.明清的乡约
昨日更新 | 5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Lambda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2 . 习近平同志在主政浙江期间非常重视浙商发展,形象地提出“地瓜经济”的比喻——地瓜的藤蔓伸向四面八方,但根茎还是在这块土壤上,藤蔓是为了吸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发挥更多的光合作用。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角度看,下列举措符合“地瓜经济”思路的是(       
A.开辟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B.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C.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D.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1-22高三上·辽宁·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提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反——合”阶段的“合”。据此推断,所谓的“合”是指(     
A.铲除了唐后期以来的地方割据势力B.延续了两宋时削弱地方权力的传统
C.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加强了对地方军事和政治上的控制
2024-05-12更新 | 145次组卷 | 35卷引用:历史(浙江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022·安徽蚌埠·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右图为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使用频率图。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善B.新中国坚持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新中国推行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D.冷战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在不断增强
2024-05-12更新 | 58次组卷 | 17卷引用:历史(浙江卷03)(21+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大事损失和破坏情况
欧洲“黑死病”
(14-17世纪)
流行了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方发生严重饥荒。
“哥伦布大交换”
(1492年以来)
新航路开辟后100年间,美洲的印第安人减少90%-95%。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据估计,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
拿破仑战争
(1792-1815年)
1807年至1809年,拿破仑从普鲁士等国强征了十亿法郎。在从埃及进军叙利亚时,拿破仑将俘获的四千多名战俘全.部杀害。在开罗,法军洗劫并烧毁许多村庄。法军在攻下马德里后屠杀了西班牙两万多名守备部队和三万多名市民。

——根据选择性必修2,《中外历史纲要》(下)教材及相关历史著述整理

材料二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恩格斯《致尼·弗·丹尼尔逊的信》

请选取材料一中的一个事件,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二中恩格斯的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自拟题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2-23高三上·河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亚历山大的部队进入埃及后,亚历山大向孟菲斯的神牛化身阿匹斯献祭,并致以崇高敬意;在规划亚历山大里亚时,他特地辟出空间供奉埃及繁殖女神;他还亲自拜访锡瓦绿洲的阿蒙神庙,对阿蒙神表现出特别的尊重。亚历山大此举意在(     
A.确立统治的合法性B.改变马其顿宗教信仰
C.笼络埃及神职人员D.扩大希腊文化影响力
2024-05-09更新 | 105次组卷 | 24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浙江专用)
7 . 世界上不同宗教的建筑有着不同的风格,或庄严雄伟、或精美华丽、或与自然风景融合,或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观察图片,下列各项对应图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中国云冈石窟—佛教本土化的体现
B.②桑奇大塔—印度佛教建筑的代表
C.③羽蛇神金字塔—玛雅自然神的崇拜
D.④哥特式教堂—俄罗斯东正教的象征
8 . 有学者指出,欧洲大陆各国酝酿多年而无力实行的资产阶级变革,拿破仑以战争的形式把它完成了。这种摧枯拉朽的促进作用,对各民族影响极其深远。该学者意在强调拿破仑战争(     
A.促进近代民族国家兴起B.推动欧洲开始由专制向民主过渡
C.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D.增强了世界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
2024-05-01更新 | 125次组卷 | 8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研究历史选考试题(四)
19-20高一下·北京西城·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2024-04-29更新 | 117次组卷 | 117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17-18高一上·重庆·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2024-04-27更新 | 222次组卷 | 109卷引用:历史(浙江卷03)(21+4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