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姓名任职地

事迹

刘陵安成
(今属江西)
先时多虎,百姓患之,皆徙他县。陵之官,修德政,逾月,虎悉出界去,民皆还之。
法雄南郡
(今属湖北)
(郡)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稍息,人以获安。
刘平全椒
(今属安徽)
县多虎为害,平到修政,选进儒良,黜贪残,视事三月,虎皆渡江而去。
童恢不其
(今属山东)
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

——据《后汉书》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6-09更新 | 9952次组卷 | 45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是西汉高祖至宣帝年间官员文化出身变化统计表。这一变化反映出汉朝(   
西汉高祖至宣帝年间官员文化出身变化统计表

时间

法家

儒家

道家

其它及不可考者

高祖——武帝初年

45.9%

5%

13.5%

约35.6%

武帝初年——宣帝末年

25.5%

45.1%

很少

约29.4%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趋势B.儒家容纳了道家
C.察举制提高了官员素质D.治国思想的变化
2022-07-1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所示为汉武帝继位后采取的部分措施。这些措施
领域措施
政治将全国划分为13州部,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吏和豪强
思想将崇尚积极作为的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罢黜主张“无为而治”的官吏
经济将铸币、煮盐、冶铁等行业纳入国家统一经营,设均输官,掌管全国各地物资的调配
外交派张骞远赴中亚,与西域各国结好
A.实现了社会性质的转变B.从根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
C.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D.缓和了政府与商人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汉代公卿文化程度和儒生占比情况统计表。造成表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公卿中无文化或文化偏低者占比公卿中儒生占比
汉惠帝11.1%
吕后40%
汉景帝33.3%
汉武帝10%40%
汉宣帝4.6%
汉元帝以后70%—80%以上
A.儒生登上政治舞台B.治国理念的变化
C.公卿垄断教育资源D.统治集团的好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所示为两汉时期儒学名师或师从名家的儒者在公卿中所占的比例。表中变化说明
西汉前期西汉中期西汉后期东汉
2.7%15.7%32.3%30.3%
A.汉代重视对官吏的选拔B.中央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C.官员执政能力日益提升D.儒学社会地位逐步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正史中的孝义传、孝友传所记载的“义门”(累世同居的大家族)代表人物粗略统计表。该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经济发展助推伦理规范
B.宗法制度的范围扩大
C.政治统一促进思想统一
D.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