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面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A.儒学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演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D.传统科技的兴衰
2021-06-09更新 | 199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准确的理解是(     )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20-11-17更新 | 307次组卷 | 96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武帝以后,几乎所有的奏书、诏令皆征引儒学经典,以为根据。在法律条文缺疏的情况下,经义就成为决疑断案的准绳。这反映出当时
A.儒学影响国家政治生活B.儒学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C.儒学成为官吏选拔标准D.统治者推动儒学法制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代经学的政治化是儒学话语在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转向,即作为先秦诸子之学的孔子“私言”向汉帝国“官学”的转换。这一次转向
A.适应了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B.否定了孔子“德治”和“仁政”的人文主义理想
C.体现了恢复重建西周分封制及其人伦关系的要求
D.完全违背先秦儒家思想的基本主张并篡改了经典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三国时期,官学一蹶不振,家庭教育模式兴盛。王昶要求子孙“尊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家庭教育观可以反映出当时
A.儒家思想日益衰落
B.既“贵儒”又“尊道”
C.传统文化走向断裂
D.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2019-10-06更新 | 420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2019-06-08更新 | 14900次组卷 | 208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尖子生联赛调研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西汉列侯分封情况一览表。西汉中后期,士人出身的列侯所占比例发生变化,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高帝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
各朝所分封的功臣侯与外戚恩泽侯1391312132284143115101322
士人出身的列侯80001341024615
所占比例6%0005%4%29%32%13%40%46%68%

A.独尊儒术推行
B.宦官外戚专权
C.中央集权加强
D.重文轻武实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当初,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是因为(     )
A.“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B.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C.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D.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
2018-10-10更新 | 261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A.儒学在汉代已成为传统文化的单一思想
B.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
C.各级教育都以传授道家思想为主
D.黄老之学的政治功能得以彰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D.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2017-10-07更新 | 310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