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武帝)纳丞相“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的建议。这一做法(     
A.使法家失去了主导地位B.促使选官制度的单一化
C.旨在维护汉朝统治安稳D.标志儒学来源的多元化
2 . 汉代音乐理论将“五声”(宫商角徵羽)的音声特征和“五政”(君臣民事物)相联系。郑玄认为“宫属土,土居中央,总四方,君之象也。商属金,以其浊,次宫,臣之象也。角属木,以其清浊中,民之象也。”《乐记》中记载“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这一说法(       
A.借助天人感应思想重建礼乐制度B.体现了音乐的伦理教化功能
C.顺应了独尊儒术的现实政治需要D.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尖锐激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史记》记载:舜“父顽,母嚣(yin,奸诈),弟傲”,舜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舜因此得到尧的重用。这一记载表明(     
A.孝道传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B.史学编撰以社会教化为主旨
C.尧舜政治理念适应现实需要D.作者以史鉴今倡导政治伦理
2023-02-1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所示是部分史籍中关于汉代“博士”的记载。这说明汉代“博士”的设置
记载出处
博士“(董)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汉书·儒林传》
博士“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汉书·成帝纪》
博士“学通行修,博学多艺,晓古文、《尔雅》,能属文章者”《汉官六种》
A.是治国思想多元化的表现B.反映了儒学受到挑战的现实
C.是文学艺术大发展的因素D.适应了加强国家治理的大局
2022-01-27更新 | 838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山东泰安·三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历史文献对先秦至两汉不同时期儒生区域分布状况的记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文献记载内容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共列录先秦时期儒生七十七人,其中齐鲁人四十五人,约占58.44%;卫宋陈楚吴人十二人,约占15.58%;秦人二人,约占2.60%;籍贯不明者十八人,约占23.38%。
《史记·儒林外传》共列录西汉前期著名儒生三十九人,其中,齐鲁人二十八人,约占71.79%;燕人、砀人、温人、广川人、雒阳人共计七人,约占17.95%;籍贯不明者四人,约占10.26%。
《汉书·儒林传》综合西汉一代著名儒生的区域分布,齐鲁人占45.60%,其他地区约占46.11%,籍贯不明者约占8.29%。著名的儒学学者中,有远至蜀、淮南、九江、江东,甚至苍悟的。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三辅(京畿地区)名儒约占总数的5.18%,三河(畿辅之地)名儒约占总数的5.70%。
《后汉书·儒林列传》东汉著名的儒学学者,齐鲁人约占36.36%,其他地区约占63.64%。其中,关中学者约占6.82%,河南、河内、南阳学者约占7.95%,会稽、九江、豫章学者约占6.82%,巴蜀学者约占10.23%。

根据材料指出从先秦到两汉儒生区域分布变化呈现的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022-05-10更新 | 483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
2022·江苏徐州·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汉时,只有年俸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在执行死刑前须交由皇帝审核。《魏书》记载:“当死者,部案奏闻。以死不可复生,惧监官不能平,狱成皆呈,帝亲临问,无异辞怨言乃绝之。”《隋书·刑法志》载:“(开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后决。”这表明
A.地方官员权力不断收缩B.封建政府行政效率降低
C.封建司法体系日益健全D.儒家思想影响刑罚实施
2022-04-23更新 | 328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辽宁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用什么手段有效地治理国家是历代统治者不断思考的问题。《汉书˙元帝纪》中曾经记载:“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下列观点中,其治国手段或理念与材料观点相似的是
A.教训正俗,非礼不备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D.礼法立教,出礼入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武帝时,在长安设太学,置五经博士,“以养天下之士”。据史料记载,武帝时学生仅50人,昭帝时100人,宣帝时200人,元帝时达1000人,成帝时增至3000人。太学的设立和发展
A.拓宽了官员晋升的渠道B.适应了国家治理的需要
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后汉书·应劭传》记载,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以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这表明西汉时期
A.从“以法治国”变为“以礼治国”B.继承秦以来“以法为教”的主张
C.开创以儒家思想解释律令的先河D.儒法之间存在着德治与法治之争
10 . 明堂

材料一 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礼记》等典籍记载,周公曾于明堂“朝诸侯”祀文王”。《周礼》记载,西周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即长方形布局。春秋战国的阴阳五行家则将明堂设想为独立于朝堂、太庙之外的建筑,将其描绘为“亚”形布局。

材料二 汉武帝根据儒生的建议,尝试复原儒家经典中记载的明堂。汉代儒生提出,明堂为“亚”形布局,符合阴阳五行之数。东汉《白虎通义》载:“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汉代明堂都是独立建筑。目前发掘的汉长安城明堂遗址中心建筑即呈“亚”形。

材料三 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

(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复原的明堂与西周明堂的差异,并结合汉代思想背景,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北魏为何重视修建明堂。
2021-09-06更新 | 4992次组卷 | 28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