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2019-01-30更新 | 3102次组卷 | 12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       (  )
A.东亚文化圈形成B.造纸术传入中亚
C.佛、道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D.中华文化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
2021-03-12更新 | 1258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敦煌莫高窟中所存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塑像,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键陀螺样式;而中唐时期的胁侍菩萨塑像则肤色白净,表情随和,保留唐代平民的两片螺圆形发髻。这种变化反映出
A.隋唐文化的开放包容B.儒学主流地位的丧失
C.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D.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
2020-12-08更新 | 968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汉初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了佛陀弟子目连拯救亡母出地狱的故事,此故事自西晋始在中国流传甚广,其流传关键在于劝人向善,劝子行孝,更有“天下无不是者父母的隐喻。”这段材料体现了
A.佛教传入中国成为统治思想B.印度与中国文化有大量共通之处
C.西晋开始出现三教合一潮流D.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的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绵延近三个世纪之久,这场运动主张文道合一、文以载道。反对追求形式美的骈文,认为其不便于自由地表达儒家思想,又背离了儒家社会教化的需要。据此可知当时
A.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B.士人借助文学运动复兴儒学
C.儒学正统地位受到骈文冲击
D.文学形式深受程朱理学影响
2018-09-03更新 | 515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6 . 玄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融合儒家经义后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想,其特征是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玄学的出现反映出当时
A.老庄学说占据主流地位B.社会剧烈动荡政治黑暗C.思想领域出现三教合一D.商品经济冲击传统思想
2019-11-19更新 | 337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隋唐时期在思想文化上继承了魏晋的特点,又出现了新的趋向。隋唐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
A.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
B.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C.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分
D.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
2016-11-27更新 | 55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济宁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A.三教合一的趋势B.社会经济的繁荣
C.天理人欲观对立D.佛学诗词的兴盛
2017-05-09更新 | 626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材料意在强调
A.社会传统信仰改变
B.儒学正统地位已动摇
C.儒学自身存在不足
D.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
2018-05-01更新 | 398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10 . 宋代佛教强调“儒、佛者,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儒者,圣人之大有为者也;佛者,圣人之大无为者也。有为者以治世,无为者以治心”。这主要反映出(     
A.佛道的思想冲击B.佛教积极适应中国环境
C.儒佛的思想融合D.儒学正统地位得到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