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唐宋学者把传统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融合。这体现了
A.中国文化的发展空前成熟
B.中国文化的先进性
C.中国传统文化居主体地位
D.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2018-12-03更新 | 1352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普高)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传统礼仪强调避讳,而东晋时期王羲之的儿子却取名王献之。这是因为“之”字是五斗米道用于道徒名字的暗记,即使最重家讳的家族,“之”“道”等字都在不避之列。同时,道教也日益重视不同辈分弟子之间的礼仪差异。这说明当时
A.儒学已丧失主流思想地位B.儒学与道教相互影响
C.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D.书法家博采众家之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把道家的《老子》《庄子》和儒家的《易》称为“三玄”。玄学的代表人物王弼注《易》和《老子》。主张虚无的“道”或“无”是产生万物的“宗主”,认为“圣人体无”,效法自然,所以人君应该拱默无为,委政臣下,“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魏晋士人崇尚“无为”反映出当时(   )
A.士族门阀受到抨击B.儒家思想受到挑战
C.无为而治成为主流D.三教合一趋势显现
2021-06-03更新 | 362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魏晋时期经学有南北之分,“南学简约,得其精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唐初,太宗诏令文士撰成《五经正义》并颁行全国,该书考订异说而定于一尊,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此举意在
A.构建统一的政治文化
B.促进南北学术的交流
C.确保选官取士的公正
D.打破士族的政治垄断
2019-05-28更新 | 772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A.道教地位上升B.道教深受理学影响
C.儒佛道出现融合的趋势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2021-06-13更新 | 205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唐朝中期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主要是回应
A.世俗观念的挑战B.佛道思想的挑战C.魏晋玄学的挑战D.程朱理学的挑战
7 . 在宋代以前,儒家没有提出一整套完善的修习方式,周敦颐提出“主静”,朱熹提出“静坐无闲杂思虑,则养得来便条畅”等静坐修养心性的观点。据此可知
A.道教的社会影响力最大B.儒、道、佛三教合流
C.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D.儒家消极的出世思想
2021-01-01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士大夫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玄学的产生反映出这一时期
A.儒家经典丧失其影响力B.思想领域出现融合趋势
C.道家学说取得主流地位D.三教并立局面已被打破
2020-01-10更新 | 394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在唐代,皇帝的生辰放假三天,佛诞和老子的诞辰各放假一天;宋代不认为佛诞和老子诞辰是法定假日。这反映了宋代
A.儒学复兴运动效果显著
B.皇权比唐代有所增强
C.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D.政府法定节假日变少
10 . 唐宪宗曾将法门寺佛骨迎入宫中供养,韩愈认为“佛本夷狄之人,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义”,要求皇帝“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同时他认为道教“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材料反映了韩愈
A.吸收融合佛教道教思想
B.迎合君主专制集权需求
C.主张重振儒学正统地位
D.论证伦理秩序的合法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