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0 道试题
1 . 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长、社会影响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下面关于理学产生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B.魏晋以来,儒、佛、道三家日趋融合
C.宋代的“重文”政策及科举制的完善D.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 . 在儒学发展历程中,“沟通佛、老,以治儒书,发前人之所未发,遂别成为一时代之学术”的是
A.东周学者
B.汉代学者
C.唐代学者
D.宋代学者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有了新的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顽强的生命力B.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
C.儒学大师的推动D.佛教的影响
2016-11-18更新 | 3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历史试卷
4 . 三教并立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在(     
①儒学受到严重挑战
②理学形成
③儒、道、佛互相融合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
2016-11-18更新 | 8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历史试卷
5 . 隋唐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这里的“三教”是指
A.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B.儒学、佛教、道教
C.基督教、伊斯兰教、儒学D.道教、佛教、伊斯兰教
2016-11-18更新 | 5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上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6 . 下图为明代安徽休宁人丁云鹏所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趺坐于两株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打扮的孔子相对。隋唐时期当儒学受到佛道两教冲击时,儒学大师的态度应是(     
A.放弃儒学B.创造一种新思想
C.平等对待儒、道、佛三教D.以儒为本,吸收道、佛思想加以完善
2016-11-18更新 | 8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安徽省亳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7 . 河南少林寺钟楼前有一块石碑,碑上刻有“混元三教九流图赞”,赞语是:“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各有所施,一以贯之”。碑文反映出当时的文化趋势是(     
A.儒、释、道三教的斗争B.儒、释、道三教合一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D.佛教在社会广泛流传
2016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由此可知韩愈对儒学态度是
A.继承“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B.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C.回归孔孟之道,复兴和发展儒学D.否定汉代以来的儒学
2016-08-31更新 | 269次组卷 | 2卷引用:同步君 人教版 必修3 第1单元 第3课 宋明理学
9 . 这是一个牛人辈出的时代。有击鼓骂曹操的愤青祢衡,非做铁匠的嵇康,以裸体和醉酒进入史册的刘伶,还有与猪共饮的风流音乐家阮咸,葬礼上裸奔的高官王忱,以驴叫为王粲进行追悼会的曹丕……魏晋时期“牛人辈出”的原因是 (        )
A.社会动荡,士人群体特立独行
B.文化多元,士人深受佛道影响
C.进取无望,达官贵人藐视礼法
D.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倡导奢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造成这种文化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精神领域普遍出现了危机
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大发展
C.新兴门阀士族生存环境险恶,不得不依附某个政治集团
D.魏晋时期佛、道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