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103次组卷 | 66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新高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隋唐两宋时期,儒、释、道三教之间的关系成了政治上的一个热闹话题。据记载,唐宋时期,政府经常举办三教辩论大赛,书籍上也经常出现“三教”的字眼。这一现象的出现
A.反映出三教之间的矛盾尖锐B.为理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表明儒家思想已失去正统地位D.说明三教开始出现融合趋势
3 . 开元十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唐玄宗的这一做法:(        
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
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
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
4 . 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A.道教地位上升B.道教深受理学影响
C.儒佛道出现融合的趋势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2021-06-13更新 | 20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岳阳一中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晋庐山贾姓士人“博通六经,尤善《庄子》《老子》”,后成为虔诚的佛教高僧慧远。出现这一现象的社会背景是
A.士族制度逐渐衰落B.社会舆论环境较为严酷
C.三教融合趋势加强D.佛教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2020-10-19更新 | 369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材料主要反映了作者
A.对曹操功绩的肯定B.对曹操德行的否定
C.肯定曹魏代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D.肯定儒家思想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2020-11-2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文学作品往往也能反映当时的某些历史现象。唐诗《题宇文褧山寺读书院》中说:“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亦云:“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这表明当时
A.儒生出世倾向明显
B.民间书院发展迅速
C.儒释道三家同质化
D.存在思想融合趋势
8 . 晋代孙绰在《喻道论》中写道:“佛有十二部经,其四部专以劝孝为事,殷懃(勤)之旨,可谓至矣。”这一言论反映了
A.佛教与儒学思想本源相同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动摇
C.儒佛道思想出现融合趋势D.佛教思想中国化的趋势
2020-06-16更新 | 8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十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士大夫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玄学的产生反映出这一时期
A.儒家经典丧失其影响力B.思想领域出现融合趋势
C.道家学说取得主流地位D.三教并立局面已被打破
2020-01-10更新 | 394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鲁迅说:“晋以来的名流,每一个人总有三种小玩意,一是《论语》和《孝经》,二是《老子》,三是《维摩诘经》,不但采作谈资,并且常常做一点注解。”上述言论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特征是
A.呈现从神本走向人本的趋势B.出现了“三教合流”的迹象
C.科学技术成就突出领先世界D.体现出统一王朝的恢宏气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