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限制君权的思想学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对贤良策》

明年(隆兴六年)夏,大旱,(朱熹)上疏言:“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

——《宋史朱熹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朱熹的社会政治理论。

材料二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

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根据材料二概括黄宗羲限制君权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张有何进步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
A.格物致知
B.知行合一
C.心外无物
D.发明本心
2019-04-26更新 | 854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据此可知
A.朱熹坚持践行“格物致知”理论
B.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D.理学思想极大地促进古代科技发展
2019-03-12更新 | 3128次组卷 | 33卷引用:高中历史11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对于“格物致知”一说,王阳明解释为:“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也。”“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这说明了心学
A.奠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
B.对程朱理学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C.强调了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
D.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5 . 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二者的分歧在于
A.治学方法之争
B.世界本原之争
C.理气关系之争
D.道统思想之争
2019-02-22更新 | 175次组卷 | 36卷引用:浙江省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练历史试题
6 . “盖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若其心正、其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上述两种观点反映了
A.孟子与墨子的对立
B.老子与韩非子的统一
C.朱熹与陆九渊的对立
D.陆九渊与王阳明的统一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民族精神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周易·乾卦·象传》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人们从天象而感悟人道,认为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

材料二   宋儒在学术上坚持求新,张载认为“学贵心悟,守旧无功”。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理学家在建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的过程,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

——以上材料摘编自郑师渠《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说明“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
2019-01-30更新 | 2354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3-2014年浙江杭州市及周边地区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A.“存天理,灭人欲”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C.“人伦者,天理也”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019-01-30更新 | 414次组卷 | 36卷引用: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实验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明朝思想家王艮(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从儒学世俗化的角度看,与之传承关系最密切的思想家是
A.程颢和程颐B.朱熹和陆九渊
C.王守仁和李贽D.黄宗羲和王夫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