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一位理学家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切己自反,改过迁善”,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该理学家
A.被朱熹批评其理学过于“支离”B.推动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
C.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D.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2021-01-09更新 | 6264次组卷 | 50卷引用:浙江省2021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2 . 君臣关系的好坏,应当说是一个政权的政治是否正常和能否稳定的标尺,关于君臣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孔子提倡“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君是无条件的
②唐太宗选贤与能,虚怀纳谏,臣是君的“镜子”
③黄宗羲认为君臣就像是一起抬木头的人,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
④朱熹提出秦汉以来所有帝王都是无道之君,儒者要设法“正君心”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1-02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12月仿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人都有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只要识得此理,“满街都是圣人”。下列言论属于该思想家的是
A.“夫私者,人之心也”B.“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2020-12-21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浦江、新昌中学三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晾.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说这段话的思想家应是
A.二程”B.朱熹C.陆九渊D.王守仁
5 .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战国时期“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的历史背景下,各家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这种学术繁荣的局面不仅是空前的,在后世历史中也属罕见。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斥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王家范、张耕华《大学中国史》

材料三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

——(明)《明夷待访录》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概括战国时期“学术繁荣”局面出现的时代背景(照抄材料不得分)。并指出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四家的代表人物。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儒家学者重新解释儒学经典的现实社会意图,并指出“理”的内涵及获取之途。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该作者的主要主张,并简述“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表达了这一时期的学者们怎样的思想诉求?
2020-11-2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北G2(嘉兴一中、湖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是人类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

材料二“愚谓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

“仁者,本心之全德”,“心之全德,莫非天理”。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故不可以不修身”。

“平易近民,为政之本”,“以养民为本”,“爱莽民力”。

——摘引自朱熹《论语集注·为政》《中庸·集注》《朱子语类》等

材料三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传统社会的共治理念就已萌芽。战国的《六韬》就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的记载;西汉的《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观念,表明我国传统社会的共治观已经形成。在治理模式上,“共治”表现为国家层面上的“君臣共治”和地方层面上“官绅共治”。

——徐亚文刘洪彬《共治理念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老子思想的核心,结合所学,分别说明荀子与董仲舒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主张。
(2)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德治”思想。仔细阅读材料二,概括朱熹“德治”思想的基本内涵。
(3)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的结果。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从“君臣共治”角度,以孔子、朱熹、黄宗羲为例,指出他们在“君臣关系”方面的思想主张。②从“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以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为例,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探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人都有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只要识得此理,“满街都是圣人”。下列言论属于该思想家的是
A.“夫私者,人之心也”B.“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2020-11-08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 浙江省衢州、湖州、丽水2021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老子》记载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下列选项中其内涵或主旨与此主张最接近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天地之化日新D.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9 . 朱熹曰:“这是天教我如此。饥便食,渴便饮,只得顺他。穷口腹之欲便不是。盖天只教我饥则食,渴则饮,何曾教我穷口腹之欲?”朱熹所要表达的本意是
A.压抑人的自然欲求B.合理需求符合天理
C.人欲与天理相一致D.摒弃人的一切欲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朝禅宗大师惠能有一首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列与该诗思想一致的是
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