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3 道试题
1 . 与下图所示图书内容主题思想直接相符的是
A.“独尊儒术”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童心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王阳明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其言论的主要意义在于(   
A.鼓励独立的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B.掀起了明清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
C.宣扬了王阳明的平等和叛逆思想D.否定了孔子、朱子等儒学的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代,理学家程颐、张载、朱熹都主张恢复古代的宗法家庭制度,编纂族谱,建立宗祠。朱熹认为儒者应该努力从事个人修身,并进而扩展到家族。他们的这些主张反映出
A.商品经济发展侵蚀传统思想B.宗族成为重要社会基层力量
C.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意识D.传统家庭生活发生重大改变
2021-03-15更新 | 790次组卷 | 13卷引用:安徽省颍上县人和私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陆九渊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提出求理的方法是(     
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D.致良知
2021-03-15更新 | 742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马永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他与朱熹是同一朝代人,他提出“心”就是“理”的思想主张;他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他就是著名的思想家
A.陆九渊B.李贽C.王夫之D.顾炎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传统理学认为圣人的道德标准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守仁则认为“人皆可以成尧舜”,“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王守仁的圣人观
A.悖离了传统儒家的道德主旨B.提高了陆王心学的地位
C.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D.代表了新兴阶级的意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问:天道如何?日: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宇宙之间,一理而己。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材料表明理学家认为
A.理是世界万物本原B.格物致知
C.应当“存天理,灭人欲”D.心即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依据古说,认为人由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构成,所以有智(水)、礼(火)、仁(水)、义(金)、信(土)五种性质。这反映了理学
A.吸收了阴阳学的内涵B.注重社会伦理道德秩序
C.具有早期辩证唯物观D.是传统儒学的全盘回归
9 . 儒家的治国理念对中国的社会秩序、文化养成和民族心理影响巨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一礼的力量。

——宋石男《孔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

材料二   宋代二程一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践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其理由。
(2)据材料二,指出二程和朱熹所构建的国家哲学内涵及其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秩序、文化养成和民族心理三个方面分析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宋理学家“二程”说:“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这表明“理”是
A.物体的自然属性B.忠孝等人伦道德规范
C.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D.“圣人”的精神境界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