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论及儿童教育时,王阳明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冈”,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在此,王阳明
A.肯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
B.突出了“致良知”的价值追求
C.摆脱了儒家伦理对教育的束缚
D.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下列观点与二程理学观点不符的是
A.心即理也
B.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
C.人伦者,天理也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从侧面说明了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
B.内心反省
C.读万卷书
D.格物致知
5 . 下列关于理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
B.理是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C.理学把天理和人伦道德完全割裂
D.理先于万物而产生
2017-11-2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汉代儒学的主张
B.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主张
C.陆王心学的思想
D.程朱理学思想
2017-11-12更新 | 250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他又说:“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B.“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
C.心即理也
D.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论语》在汉代不受重视,只被看作辅助读物,《孟子》在北宋之前连经书都不算,南宋朱熹对《论语》《孟子》加以注释后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这表明
A.四书是南宋朱熹所著
B.魏晋战乱使儒学传统断绝
C.理学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产物
D.传统儒学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黄仁宇认为宋代理学“与汉代从美术化的眼光看世界不同,认为宇宙之上构成包含无数之因果关系,而人之能为善,与自然法规(他们称为天理)相符。”与汉代儒学相比较,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主要在于
A.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宣扬儒家伦理
B.从哲学角度开辟儒学发展新路径
C.借鉴因果报应宣扬封建等级观念
D.通过格物致知方法探索自然规律
2017-04-19更新 | 332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朱熹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却)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却)了一事道理。”由材料可以推知朱熹认为
A.天理高于人欲
B.天理存于心中
C.格物可以明理
D.格物殊途同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