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朝中期,王守仁提出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为私欲所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由此可知,王守仁的“致良知”
A.蔑视理学权威教条B.通过格物致知以明理
C.激励人们奋发立志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据此,程颢主张
A.借助内心顿悟达到格物致知B.积极入世以谋取功名
C.通过探究世间万物来求“理”D.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2022-03-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他竭力鼓吹‘去人欲,存天理’,只要人们体识到心中固有的‘良知’,扫灭私欲,哪怕‘愚夫愚妇’也可以成为圣人。”文中的“他”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黄宗羲
2022-03-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主张体现了程朱理学思想的是(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B.“存天理,灭人欲。”
C.“此知是生来就有的,无待于学,所以谓之良知。”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王艮为王阳明的弟子。王艮的一生对泰州学派作出很大贡献。他的学生大多为下层群众,计有农夫、樵夫、陶匠、盐丁等487人。由于他非经院出身,一生文词著述很少,着重口传心授,使“愚夫愚妇”明白易懂。材料表明此时的心学
A.主张工商皆本B.反对君主专制C.代表市民阶层D.有世俗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陆九渊、王阳明相信人心就是理的根源,也是道德法则的根源。他们提出“心即是理”,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更胜于外在权威。据此可知,陆王“心学”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C.维护纲常伦理道德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2021-12-23更新 | 401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王阳明说:“有忠君之心,即有忠君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君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哉!”王阳明旨在
A.强调伦理道德B.重视知行合一
C.宣扬格物致知D.说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021-12-11更新 | 194次组卷 | 19卷引用:宁夏固原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王守仁的心学认为心只有一个,就是道心,并明确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这就很容易让人认为人的所有心念都是符合于道即天理的,只要是从心中发出来的,都是天理。晚明李贽沿着这个思路前进,提出了“童心说”,却掀起了反理学的浪潮。这主要说明
A.李贽继承了心学的精髓B.王守仁明确倡导思想解放
C.心学反对盲目服从权威D.理学内在矛盾推动其衰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激励人们奋发励志;又强调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荀子B.朱熹C.王阳明D.李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宋朝儒学复兴,其中程朱理学一派对后世影响最大。下列主张,体现程朱理学思想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C.“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