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1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为古代某学者的部分主张。该学者应该是(     
A.张载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
2023-02-1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代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他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良知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良知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践,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其意在(     
A.强调自我的主观能动性B.提倡平等和叛逆的精神
C.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 . 莱布尼茨的学生沃尔夫说:“中国人……总是注意理性的完善的一面,这样他们就可以认识自身自然的力量,从而达到自然力所能让他们达到的高度。”以下属于“理性”的是(     
A.孔子“有教无类”B.董仲舒“天人感应”C.朱熹“格物致知”D.王阳明“发明本心”
2023-02-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南宋陆九渊认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明朝王阳明认为:“理,一而已矣;心,一而已矣。故圣人无二教,而学者无二学。”由此可知,二者都(       
A.推崇格物致知B.提倡慎思明辨C.认为心即是理D.主张经世致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代理学家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宋代理学家强调“三纲”的主要目的在于(       
A.提高民众文化修养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C.化解儒学信仰危机D.完善儒学理论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徐爱问王阳明:“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工夫,一行做行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阳明回答说:“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由此可知,王阳明主张(     
A.顺应古人B.知行合一C.发明本心D.格物致知
2023-01-2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此诗阐释的观念应属于(       
A.朱熹B.陆九渊C.王阳明D.黄宗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是(  )
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B.宣扬追求来世的幸福
C.强调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D.宣扬追求自由的生活
2023-01-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明初沿元之制,尊奉程朱理学,一时间“家孔孟而户程朱”,理学在知识界完全占据了统治地位。但当时理学家的思想创新很少,一部分士大夫鉴于其弊,转而“别立宗旨”,“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促成这一风气转变的关键人物是(     
A.陆九渊B.王阳明C.王夫之D.顾炎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